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振兴力量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沈阳是一座英模辈出的城市,劳动模范始终是全市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劳模精神始终是激励全市上下不断拼搏进取的一面时代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进程中,沈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重视做好劳动模范工作,通过培养选树宣传、出台政策规定、做好服务帮扶、加强阵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支持劳模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崇尚劳动、学习劳模、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劳动之花更加美丽绽放。
完善评选机制培养选树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市共评选、产生各级劳模近3万人,全国劳模451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共产生各级劳模1043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劳动模范挺立潮头、建功立业,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模的评选表彰工作,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每两年召开一次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全体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主要领导发表讲话,号召动员全市广大劳动者以劳模为榜样,立足本职,勇挑重担,当好沈阳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的主力军。
为确保选树的劳模立得住、叫得响,有关职能部门逐步完善了劳模的推荐、评选、审查、公示机制。每两年一次的劳模评选年,市劳模表彰大会筹委会办公室都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各类人员比例要求,分别对推荐人选、单位和集体进行认真审核和筛选,先后履行社会责任审查、筹委会工作会议审议、社会公示和市政府审议等程序。
在历年的评选表彰中,都坚持面向基层、注重一线的总原则。尤其是今年,在500名劳动模范中,生产和工作一线劳动者达到346名,比例由以往的不低于50%提高到近70%。
群众性学赶先进的劳动竞赛活动是劳模脱颖而出的沃土。市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在每年动员7000余家企业、近5万个班组、百万职工踊跃投身振兴竞赛的基础上,将深入实施“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重要抓手,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创先争优的积极性。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市总工会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合作,精心挑选出12个工种,举办了“超级技工”职工职业技能电视大赛,今年不但增加了竞赛工种,还在个人单项赛外又引进了团队赛,极大增强了一线职工学技术、当能手的荣誉感。各行各业的职工在技能竞赛活动中比技术、比创新,互相学习,增长才干,涌现出以马长好、洪家光等劳模为代表的沈阳新时期产业工人,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出台政策规定关心服务劳模
做好劳模的服务工作,就是要竭诚关心关爱劳模,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始终充满前进的动力而无后顾之忧。
去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待遇的意见》,设立905万元补助资金,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劳模生活困难帮扶救助金、医疗帮扶救助金、特殊困难帮扶救助金和慰问金“四金补助”制度,此举使全市7113名市级以上劳模受益。市劳模、市砂轮厂退休职工孙志,去年患心脑血管疾病,因家庭生活困难,治疗出现资金短缺。按照《意见》规定标准,市总工会给他发放了一次性救助5000元。孙志眼含热泪,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表达着对党委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依托市职工爱心慈善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自2013年以来共募集500余万元资金,市总工会相继开展了老劳模“爱心购药卡”行动、“爱心体检”行动、“爱心光明”行动、“爱心中风康复”行动等10项活动,使1400位老劳模受益。在老劳模“爱心光明行动”服务基地——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市劳动模范、沈阳市热力设备总厂退休职工金荣国,两只眼睛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他激动地说:“国家还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劳模,让我重见光明,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模的冷暖挂在心上。每年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都要走访看望慰问劳动模范,倾听劳模心声,送来关爱祝福。据了解,去年全年核准办理劳模帮扶资金421万元,办理冬季供暖减免手续383人。为保障劳模的身心健康,市政府还每年安排225万元专项资金,组织1000名劳模开展疗休养。
创新工作载体发挥劳模作用
劳模是时代的标杆,是推动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市总工会以劳模示范岗、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有效载体,着力激发劳模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在职工队伍中掀起了学习劳模、争做贡献的创新热潮。
从2012年开始,市总工会就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劳模示范岗”活动,各行业、各单位积极响应,很快就推动形成了劳模讲责任、做表率,群众敬劳模、职工学劳模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沈阳市“劳模示范岗”已经在全市所有行业系统实现100%覆盖。全国劳模、沈鼓集团高级技师杨建华说:“劳模标识挂起来,身份亮出来,不仅仅是劳模对社会的承诺,更是亮出了更多的责任。”在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方文墨、王刚、孙飞等一批“80后”年轻劳模,带动身边青年工人钻研技术,争当蓝领精英。方文墨工作室的90后青年张建国说,跟劳模在一起工作特别有劲头,不仅学知识、学技术,更学怎么做人,我们“90后”也要争上游。
鼓励劳模创新创造,是发挥劳模在企业生产中作用的重要渠道。去年8月,市总工会命名王欣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6个首批“沈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分别给予2万元工作资金支持。此前,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建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分别被命名为首批全省和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共有来自全公司10多个分厂的会员60余人,分为车工、钳工、铣工、数控车工等8个专业小组。几年来,工作室运用会员制管理模式,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不仅为包括会员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了增长技能的广阔空间,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通过跨部门、跨岗位技术协作,也解决了20多项技术难题和生产瓶颈,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沈阳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劳模创新工作室对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带动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弘扬劳模精神激励劳动创造
向劳动模范学习,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每年的五月一日,翻开沈阳日报,在一版的显著位置都会看到有关“弘扬劳模精神,赞美劳动创造”的五一社论,当天晚上打开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也会看到类似的新闻述评,10年来,这种强力宣传态势已成为惯例。除中央级媒体外,在省市级媒体中,这种宣传力度极为罕见。
为进一步打造沈阳劳模文化的精品,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总工会启动了“一馆、一网、一书”阵地建设。
历时两年的筹备建设,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将在今天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位于市府大路核心地段,展览面积2880平方米,重点展示112个劳动模范、劳模集体,是全国目前展示劳模最多的大型专题纪念馆。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以劳模贡献与沈阳发展为主题,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为七个展出单元,采用场景复原、访谈录和雕塑、绘画及声、光、电等多种现代表现手段,通过近万件文史资料,全方位展示了劳模的感人故事和杰出贡献。曾采写过尉凤英等多位全国劳模的著名作家徐光荣表示,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的建成,不仅是对于过往岁月里,那些模范人物的集体致敬,更将在全社会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风尚,成为沈阳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成为点亮820万沈阳人心灵的灯塔。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还充分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集中展示沈阳劳模的风采,开发设计了沈阳劳模网。在开发PC端的同时,手机端微官网也同步上线。
《沈阳劳动模范》一书,全面记载了在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沈阳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这是近年来,中国工人出版社第一次为地方总工会出版的宣传劳模事迹的书籍。一个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让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舆论氛围,在沈阳已逐步形成。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