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沈总领事傅培言获“沈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郭宏颖)7月23日,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傅培言获得“沈阳市荣誉市民”称号。市长潘利国代表市政府为傅培言颁发荣誉证书。
傅培言1953年出生于德国汉堡,2012年10月出任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第一任总领事。就任以来,他积极促进沈阳与德国友好往来,努力开拓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在傅培言的积极联络和大力帮助下,近年来沈阳市与德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始了务实有效的合作,中德装备园成功落户沈阳,吸引了众多德国优秀企业。先后有60家德国企业落户沈阳,德国目前已经成为沈阳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去年,双方进出口总额超过50亿美元,在与沈阳有贸易往来的178个国家和地区中居首位。
傅培言自上任以来,通过不同途径、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推介沈阳,在今年举办的“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德智能制造创新论坛”上,他以中德装备园为平台,向德国企业宣传推介沈阳投资环境。在傅培言的积极支持下,德国北威州、下萨克森州分别在沈举办了投资推介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在沈主办了第二届中德城镇化研讨会;德国不莱梅雅各布大学与东北育才学校达成合作,招收育才学校优秀毕业生赴德深造;德国商会、巴伐利亚中德经济文化协会分别访问沈阳,德国商会亦拟在沈阳设立办事处。
——访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傅培言
傅培言,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首任总领事,虽然在沈工作生活仅3年,却为推动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沈阳市荣誉市民”称号。作为一名深谙中德两国国情的资深外交官,傅培言对推动中国沈阳与德国合作有哪些想法和建议?离任沈阳后,他与沈阳的情缘还会继续吗?7月23日,本报记者对傅培言进行了专访。
合作
记者:当前,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借此东风,以宝马、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在沈阳取得的良好发展为示范,沈阳与德国的合作日益密切,双方合作关系的迅速升温,有没有超出您的预想?
傅培言:我在来沈阳之前,已在德国驻华使馆的经济处工作过两次,前后加起来有8年时间,切身感受到德中两国交往日益密切。2003年中国中央政府出台了振兴东北的政策,但是直到2012年我到沈阳就任后,才真切感受到沈阳振兴以来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这其中,德中两国的合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双方还应在其他领域——尤其是私营经济领域深化合作。德国在私营经济发展方面有许多经验,也包括一些失败的经历,可以让沈阳在发展中尽量避免。
投资
记者:沈阳正由投资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这意味着沈阳对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有更大需求。中德装备园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平台,沈阳需要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增加对德国企业的吸引力,并且使中德产业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傅培言:我认为,发展经济不应该太过专注于某个项目,因为这多少会有些“计划经济”的味道。事实上,政府投资无法替代经济自身增长,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企业家更加主动地参与经济发展,在企业选择公司所在地、合作伙伴、参与市场、调整发展方向等方面多一些灵活性,少一些限制。
我来沈阳后,曾参加过一次由中方私营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会议,至今清楚地记得他们和与会各政府部门代表的讨论有多活跃。这表明,营造一个自由交换意见、沟通想法的平台十分重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存在于私营经济领域。我想,大力推动私营经济发展,会引起德国企业家的关注和兴趣。
产业
记者:在沈阳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的过程中,德国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傅培言: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目的就是要把生产过程智能化,包括产品研发、物流管理和销售,这是从单纯的企业发展思维迈向全面发展视角的重要一步。同时,我还要强调的是,工业只是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重要的一个,第一产业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且不断呈现出现代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范围广泛,在德国已经跃居首要位置,虽然服务业增值能力较低,带来的技术进步较少,但是对促进就业,为人们提供生计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在考虑双方未来的合作领域时,服务业不应该被遗忘。
环境
记者:近年来,沈阳与德国在工业、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果,您认为双方今后还可以在哪些领域拓展新的合作?
傅培言:我们应该普遍关心一下空气和环境质量问题。谈到这个话题,我想到邻居家那些玩耍时经常向我打招呼的孩子,想到领馆中同事的孩子,他们就像我在德国的孙子一样可爱。为了孩子们,我们必须尽全力改善环境。我也经历过多次环境质量问题,比如,几十年前人们就抱怨德国鲁尔区的空气、河流湖泊甚至一些地区的土壤遭受污染,持续治理多年,状况才得到改善。以后,我们可以在科学研究领域与企业共同合作来改善环境状况。
交流
记者:今年6月,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开通签证业务,这为东北三省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合作及友好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当前,很多东北地区的学生选择赴德国留学,总领事馆在签证办理中会为他们提供哪些便利?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您对这些孩子有哪些建议?
傅培言:德国的高校能吸引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年轻学子,我们特别高兴,也很乐意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一起为留学者提供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学生们在申请签证时,需要在德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进行一次测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签发长期签证的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拿到签证后,德国的大学发现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不过关,那对各方都不是好事,因为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语言,律师的常用词汇肯定与工程师不同,所以一定要踏踏实实学习,过好语言能力这一关。
情缘
记者:尽管您即将卸任离开沈阳,但是被授予“沈阳市荣誉市民”后,您已经是800多万沈阳人中的一员了。今后,您对促进中国沈阳与德国的交流合作有哪些打算?
傅培言:我的“下一站”是到苏格兰工作,在苏格兰首府城市爱丁堡也有中国的总领事馆,我作为一名“沈阳人”,赴任后会尽快拜访,希望能和中国领事馆的同行成为朋友。过几年我退休后,打算在我的家乡汉堡参与一些增进中德友谊的活动,我会在活动中向大家介绍沈阳,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沈阳。
在这里,我还要衷心感谢沈阳人民,你们对我的友好感情,我会一直珍藏在心里,始终不忘自己也是一名“沈阳市民”。祝福沈阳的明天更美好!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郭宏颖/文李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