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暖心:百姓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公寓环境舒适,一日三餐美味可口,专业的医护人员随叫随到,老年大学活动丰富,这样的生活让我心理上有了依靠。”五彩阳光城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新模式为82岁的蓝阿姨营造了安度晚年的幸福港湾。“小区重新规划了停车位,升级了绿化,清除了陈年垃圾,看着像别墅区。”老旧小区环境治理的成果,让大东区福居社区居民李春华觉得哪里都不如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小区好……
群众可触可感的民生改善,烙印着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心系人民群众、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行动足迹和让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改革刻度。
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截至2016年底,沈阳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五连增”;对农村非集中供暖低保家庭每户救助300元,低保边缘家庭每户救助180元,实现城乡低保家庭采暖救助全覆盖;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80元……一串串上扬的扶贫投入数字,是沈阳扎实做好扶贫工作、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所在,更是困难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所在。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为
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想干的事情变成党委政府要干的事情,把党委政府在干的事情变成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推动的事情,把党委政府干成的事情变成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情,这是沈阳市委、市政府鲜明的施政方向。当下,沈阳全面启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全市中小学校实行“弹性离校”,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取消了公共交通优待优惠IC卡的年度审验……这些贴心的惠民利民便民之举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近年来,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沈阳坚持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连出惠民政策“组合拳”。建立失业、就业、裁员“三位一体”监测体系;推进基本养老金“十三连涨”;推动简政放权,促进服务资源下沉;实施“治改提创”工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平安沈阳建设和信访稳定“融冰行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民便利、为民让利,改革红利正不断转化为民生利好。
让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雨露覆盖到每个人每个角落
在民生诉求全面升级的新时期,民生事业需在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前提下,走好推进改革和强化落实的每一步。
着眼于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均衡化,沈阳向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频频发力。目前,沈阳已取消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补贴限额,提高运营补贴标准;盛京医院等医疗机构设置医养结合老年病床3000张,23家社区日间照料站引进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市教育城域网运维和管控中心构建了综合网络服务平台,最大程度实现数据信息和公共资源共享。下一步,沈阳还将加快补强学前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推进重大医疗健康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推进“三城联创”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卫生、健康和食品安全服务,让群众的生活更有获得感。
背街小巷是沈阳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的重点区域。沈阳将全面实施《关于居民社区改造提质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暖房子工程等民生项目,并以“灯要亮、路要平、违建要拆除、牌匾要规范、绿化要提升”为基本要求,不断加大对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力度,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一件件惠民之举如涓涓细流滋润了群众心田,让百姓的生活幸福花开,也为城市发展营造了满园春色。在温暖和谐的城市氛围中,大沈阳的大未来令人更加期待。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张弛
编辑: zfw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