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他用6本“感恩账”记下邻里情(图)

26.03.2015  15:22

张钰的感恩本-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佟宇摄

  53岁的张钰(化名)是一名智障人士,因自理能力差又是独自一人,多年来都是依靠邻居和社区的帮扶生活。

  他虽然智力有残疾,却是个有心的人,将周围人对他的帮助一一记录在了自己的“感恩本”上。

   每次受到帮助都会记在“感恩本”上

  张钰是一名三级智残人士,常年一人独自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是靠低保收入。张钰把身边帮扶过他的人和事,一件件记在了自己本子上,大家和他本人都管这些本子叫“感恩本”。张钰的感恩本上字迹并不相同。周围邻居说,张钰很多时候并不能独自完成记录,于是就到处找人帮他写。

  在张钰的感恩本上,主要有四种笔迹,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每次找人代写都得是十分信得过的邻居,“那本儿是他的宝贝,不是谁都能往上写的。”

  20日,记者联系了张钰的两位邻居孙玉晨和朱丙武,孙玉晨介绍:“第一次他找到我,急三火四地把我拽到他家,把本和笔塞我手里指着旁边一堆青菜,比画老半天我才明白是记录好心人送菜,以后再找我,我就明白了。”

  朱丙武说:“有一次他得了一盆排骨到我家找我帮忙写,当时我不在,我家人合计就代笔一下,他说啥不同意,在家等我一个多小时,不是亲近的人碰一下那个本子,他都不高兴。”

   他舍不得邻居们,不去养老院

  “吴刚给我一盘肉炒干豆腐”、“大妹妹今天给我一桶豆油”、“我有病了没告诉大妹妹她都不高兴了”……从2009年到现在,6本“感恩本”上已经记录了上千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大妹妹”这个词。

  这个大妹妹是福金社区的社区书记曲晓辉,她是社区里为数不多能和张钰正常交流的人,“时间长了他比画一下我就明白啥意思。”曲晓辉说,为了张钰生活得方便,邻居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让他搬到养老院去,但每次都遭到拒绝,“现在他就想和我们这些人天天见面。”

   “我们帮他,他心里也有我们”

  曲晓辉回忆,去年6月自己生病住院,张钰心中不安,自己跑到了“大妹妹”家的楼下,见“大妹妹”家的灯一直没有亮,他就徘徊在楼下直到深夜才离去。

  就这样过了两天,张钰始终在“大妹妹”家的楼下徘徊,直到他再次来到社区,从工作人员嘴里才听说“大妹妹”生病住院了。由于张钰表达能力不好,几名工作人员猜了老半天才明白他想去看“大妹妹”。

  由于多年的帮扶,左邻右舍也把张钰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没事就去帮着生生炉子,做做饭。”周围邻居说,“去他家帮做饭,每次他都提醒我们擦干汗多披件衣服再出门。我们帮他,他心里也有我们。”

   -“感恩本”部分内容摘录

  老百姓给我包子、麻花;

  我中暑后老百姓给我背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姓姜,以后见到本人当面感谢;

  街道付主任给我大鱼还有肉,没花我钱,还有排骨、油炸糕也没花我钱,还有大饼;

  我不知道姓名的老百姓给我芸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