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将打造5条慢行街1条风情街

11.03.2015  12:54

  昨日,沈阳市公布了未来三年的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涉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重点民生领域,也就是说,作为普通市民,我们日常生活涉及到的各种公共事业在这个规划中都有所涉及。

   您对哪方面感兴趣?

  沈阳市将打造五条特色慢行街,包括以北市场为主的东北民俗慢行街、方城为主的清文化慢行街、中山路地区的欧风慢行街、西塔为主的朝鲜风情慢行街以及文化创意为主的铁西工业文化慢行街。

  什么叫慢行街,连规划人员都认为这一概念很新。虽然此前沈阳市进行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但是慢行交通系统更多针对城市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以及休闲绿道等,也就是出行时速不大于15公里的这些交通方式,主要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也就是并不涉及主干道的机动车道时速。

  但目前分析来看,沈阳市要打造的五条特色慢行街,限制交通时速尚不确定,更多是其在特色上自成规模,适合游人以慢节奏自由自在地逛,以推动其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医疗卫生】

   所有医院看病“一卡通”

  完善城乡居民健康医疗电子档案,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传染病等健康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卫生业务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度。

   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程。建设沈河区万莲社区、皇姑区三台子功能区、沈北新区道义等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铁西区长滩镇、于洪区大兴乡、辽中县乌伯牛镇等20个乡镇卫生院。

  实施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改扩建、市传染病院艾滋病治疗中心等8个公共卫生防疫项目。

  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医养结合项目、市妇婴医院病房楼新建项目及和平区、于洪区、辽中县等9个区级妇幼保健站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文体休闲】

   文体活动15分钟生活圈

  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服务和消费需求。未来三年,规划投资1548665万元,实施7项文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储备重点项目74个。基层文体设施覆盖建设工程。建设2372个社区电子阅览室、872个社区书屋,为全市131个文体活动广场、1400处基层文化场所配备文化体育健身器材,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文体活动“15分钟”生活圈。

   建市非遗博物馆、科技宫

  未来三年沈阳市将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建设市青少年宫、市妇女会馆、盛京博物馆(市博物馆、美术馆)、市少儿图书馆、市艺术学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市科技宫等15处市级大型文化活动阵地。实施和平区文化中心、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皇姑区文博大厦、大东区文化艺术中心、铁西区文化中心、于洪区文化艺术中心、苏家屯区文化艺术中心、沈北新区锡伯族民俗博物馆、辽中县图书馆、新民市潢南文化中心等14处区县(市)级大型文体工程。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关键节点,形成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骨干网络。

   故宫维修两陵监控改造

  修缮张氏帅府西院红楼群,改造提升工业博物馆,扩建锡伯族家庙,推进一批民国、工业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展示项目。

  改扩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整治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周边环境,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清前文化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建设新乐遗址公园、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园和石台子山城等4个

  清文化保护展示项目:

  实施故宫维修、两陵防雷及监控系统改造、清汗王宫遗址广场文物本体保护3个

   棋盘山秀湖综合环境整治

  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各种休闲旅游带和配套设施。

  包括浑河生态廊道休闲旅游带、辽河旅游带自行车路、白清寨都市休闲公园、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沈北新区旅游集散中心、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康平卧龙湖旅游集散中心、棋盘山秀湖综合环境整治、康平卧龙湖生态景观提升。

   建设市体育博物馆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市水上运动学校水上训练基地、沈阳市水上运动学校游泳馆和田径馆项目、市体育博物馆项目等3个市本级体育设施项目;实施铁西区、大东区、皇姑区、康平县区域内11个体育设施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