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心理门诊超6成患者看失眠
多发人群为40岁以上女性医生:冬天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可缓解失眠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闻英奇)进入冬季以来,沈阳市心理卫生医院门诊接诊患者中有七成存在失眠症状;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六成以上患者存在睡眠障碍。
为何冬季失眠人群这么多?冬季失眠如何引起,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教你如何防范失眠的发生。
连吃7个月失眠药成瘾
吃7个月失眠药成瘾,病情不见好让患者越来越担心身体受到药物伤害,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最近从国外返回国内的张婷(化名)来到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希望医生能为其开具替换药物,防止对国外医生开出的失眠药产生严重依赖。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务科科长赵明伟了解病情后,发现张婷的症状并非简单的失眠。原来,张婷有着优越的背景,从事教育工作,公派国外进修。但异地工作没有家人陪伴,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处理,让她没有更好的发泄途径,每天睡不着也高兴不起来。赵明伟介绍,通过对张婷的深入了解后,他判断张婷患有焦虑障碍,直接影响到睡眠情况。
失眠超2周应自查是否存在睡眠障碍
赵明伟表示,首先是情绪,失眠症状出现超过两周时,应该自查是否存在睡眠障碍;此外失眠患者躯体上出现周身不适,比较典型的是,有的患者自述除了头发没有感觉外,全身乏力、皮肤发麻,胃胀、心脏难受,都是门诊经常遇到的失眠患者症状;还有人体植物神经紊乱,黑天与白天颠倒。出现失眠情况后不能简单吃安眠药物。
沈阳市心理卫生医院心理科赵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冬季以来医院门诊接诊患者七成存在失眠症状,失眠门诊患者增加并非冬季特有,在全年中,失眠都是心理门诊的主要就诊原因。
赵明伟指出,失眠与季节交替有一定关系,更主要的是,失眠是疾病伴发症状,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症状很可能为患者体内潜在某些疾病,长时间的失眠应引起市民的注意。抑郁症里有一种季节性抑郁症,患者到了冬天会出现情绪低落,到了夏秋季就恢复正常。有些失眠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缓这些典型的抑郁症状,容易被误诊。
赵明伟介绍,失眠多发人群在40岁以上女性,女性特别是在更年期、青春期发病高,从个性原因上有多愁善感、内向、忧郁质、神经质性格,此外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就业等压力都会诱发焦虑、抑郁造成睡眠障碍。
冬天多晒太阳,适当运动会有效缓解失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