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词曲作者与沈阳的渊源

02.09.2019  09:33

  质朴深情、旋律优美、引发共鸣,创作于1985年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34年后再次火遍全国,传唱大江南北。

  从各大晚会的压轴节目,到《新闻联播》专题纪录片;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版的MV,到全国各地的“快闪”活动……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和活动上都可以听到《我和我的祖国》,为之感动振奋。在日前举办的“和平之声”首届中国·沈阳童声合唱节上,又响起了这熟悉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以《我和我的祖国》为名而拍摄的电影也即将在国庆之际上映,承载期待万千。

  那么,让我们重回往昔岁月,追寻一下这首歌的前世今生。

   求学

  赴沈一路走上音乐之旅

  《我和我的祖国》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这二位都是大连人,都曾在沈求学。

  张藜生于1932年,1948年进东北鲁艺(沈阳音乐学院前身)戏剧系攻读文学,1950年毕业于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后曾留校从事文学创作。秦咏诚生于1932年,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前身)作曲系研究生班,后任辽宁歌剧院创作员,辽宁乐团副团长,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院长(1986年至1996年期间)等职。

  关于两人当年的很多作品及动态,如今可以在历史收藏中找到痕迹。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在沈阳春天里的主题展览馆见到了很多珍贵史料。在1954年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第一届学生毕业(实习)音乐会目录中,频见两人的名字。男声合唱中,《瓦夏-好瓦夏》,秦咏诚与谷建芬同为伴奏,当时秦咏诚是作曲系三年生,谷建芬是作曲系二年生;女声合唱《小杜鹃》和混声小合唱《海港之夜》中,秦咏诚也皆为伴奏。而毕业生创作的混声合唱中,《东方升起金黄的太阳》一歌作词人即为张藜,男声合唱目录里还有一首张藜作词的歌曲,名为《请别批评我说话少思量》。

  1956年出版的《东北音专创作歌曲选(第一集)》当中,就收录了张藜作词的三首歌曲,分别是《穿过自由岭渡过解放河》《月牙五更》《绣红旗》。《东北音专创作歌曲选(第三集)》里也收录了两首张藜作词的歌曲《凤凰山之歌》和《老汉进城》、一首秦咏诚作曲的歌曲《一轮红日照草原》。

  两人分别创作的作品也有不少,如张藜的《丰收组歌》《张藜作词流行歌曲精粹》《相思潮》等,《秦咏诚音乐作品精选》《秦咏诚音乐作品选》等等。

   创作

  先谱曲再写词

  成就经典

  而这两位同门师兄弟的情谊延续了很久。

  张藜曾在自序中提到他与秦咏诚的相交:“从我搞创作开始,就不习惯拿首词到处求人谱曲,弄得非常孤独。这时遇见了作曲家秦咏诚,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正为他录制专辑盒带。秦咏诚当时在昌平学校学习,每星期六都到我家,把我讲学过程走遍大江南北的一首首游记式的歌词谱了曲……紧接着秦咏诚又将他担当电影《元帅与士兵》主题曲创作任务交给我,因急于录音,一宿的功夫,我写成了《祖国之爱》,这首歌获得辽宁省政府大奖。

  《祖国之爱》创作于1981年,四年之后,《我和我的祖国》诞生了。关于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也充满诗意。

  据秦咏诚生前所述,这是一首先有曲再有词的歌。“1985年,著名词作家张藜打电话给我,说:‘我很喜欢你的《海滨音诗》,旋律很美,企图为它填词,但这是首器乐曲,填得不好,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要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

  之后的一天,张藜邀请秦咏诚到家里吃饭,“到他家里是下午5点多,嫂子还在厨房忙乎,于是我就开始想旋律,按张藜的要求,不是《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56543215……’没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

  创作出来后,这首歌没有马上写就。张藜自此把曲子揣在兜里,揣了半年之久都没有动笔。一次他去广西,路上一直想词,以至于烟头把卧铺枕头烧了个洞都没察觉。到了广西,住进招待所,第二天一早,窗棂之外,眼前是山,山下是河,美景顿时打开了灵感之门,“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重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对祖国的热爱、对胜景的讴歌,伴随美丽的歌词流淌而出。

  在当年央视的国庆歌会上,李谷一首唱《我和我的祖国》,一炮打响,红遍全国。

   成就

  为后世留下

  大量优秀作品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秦咏诚29岁时创作的声乐协奏曲《海燕》是中国第一部声乐协奏曲,管弦乐《欢乐的草原》、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等也影响了几代人。

  张藜创作了很多代表作品,脍炙人口,传唱至今,如《鼓浪屿之夜》《不能这样活》《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亚洲雄风》《山不转水转》等,他与乔羽、阎肃被誉为中国词坛的“三驾马车”。

  虽然作品很多,但秦咏诚后来说过:“《我和我的祖国》和《我为祖国献石油》是我的创作生涯中最不能忘怀的两首歌。”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姜虹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