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社会建设中坚持多谋民生之利不断拉高建设标杆
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重要的一环,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此为指引,我省在社会建设中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近年来,全省七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今年我省民生支出已占财政支出的近80%。在民生持续改善进程中,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社会和谐因素不断增加,也不断拉高全省社会建设标杆。
就业是民生之本,须时刻绷紧这根弦。为此,我省在失业预警监测上做到更敏感,把监测企业户数从1200户扩大到5000户;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态度更积极,推进高校全程抓就业创业,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在帮助困难群体上政策更主动,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符合条件的离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在提高就业质量上行动更有力,通过一再降低创业准入门槛、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等方式,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趋势。多措并举之下,我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省就业人数不降反升。
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健康辽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提升全省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提高教育质量,我省从注重公平性入手,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以及抓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等为重要抓手。建设健康辽宁,则以医改为突破口。以2015年4月1日我省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为基点,全省的医改工作全面向纵深推进,通过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全面小康不能有人掉队,扶贫脱困是最紧迫的民生。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214万人减少到现在的81万人。在当前的扶贫开发冲刺期,我省已经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扶贫格局,正在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收入是民生之源。近年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未来5年,我省将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了稳步增长的收入,有了可靠的社会保障,我省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从“生存型”向“小康型”升级,带动生活水平水涨船高。目前,我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投资,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支点,民生改善所产生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助力发展的联动效应日益凸显。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要我们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使振兴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百姓,就一定能够在求解“最大公约数”中聚合推进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