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建立统一“网络回应人”平台
自即日起,辽宁省政府将依托民心网建立起全省统一的“网络回应人”平台,针对公民提出的对各级政府及部门政策、决策的一般性咨询,“网络回应人”将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昨日,记者从辽宁省政府了解到,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网络回应人”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就提到了上述内容。
“网络回应人”可分AB岗
《通知》中提到,“网络回应人”制度是省政府在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包括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公共企事业单位中建立的,它是各级政府部门指定专人,依托民心网政民互动平台,与人民群众互动交流、答复咨询、解读政策、提供信息、征求意见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开展工作时,各级政府部门要指定专人担任“网络回应人”,必要时可采取A、B岗,专门从事网络回应工作。在此期间,民心网将设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调度、分转“网络回应人”平台上的公众意见和诉求,对各级政府部门回应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定期通报工作值守、回应时效、回应质量等情况,并对急、危、险、重问题的回应情况要及时通报。
网络回应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通知》中还提到,如有意见建议或是其他诉求,公众可自主登录民心网“政民互动”专栏,即“网络回应人”平台,按要求填写意见、建议、咨询、表扬、批评等内容,发送给相应的政府部门。登录采用网名和实名相结合的形式,网名可在平台上公开显示,实名用于方便情况核实、回复及满意度调查。每条留言对应一个受理编号,留言人凭受理编号和自设密码查询回复结果。
一般情况下,“网络回应人”做出回应的时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如情况复杂,需要延长答复时限的,要在5个工作日内向留言人告知,答复时限一般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相关法律法规对办结时限有明确要求的,从其规定。
公众在“网络回应人”平台上留言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反映情况要真实,不得假借他人名义提出诉求,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诽谤、诬告、陷害他人,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公众咨询和反映问题,应当注明具体联系方式,以便核实内容、反馈结果。 本报记者 李冰
·延伸阅读
“网络回应人”平台都受理啥内容?
(一)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工作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对各级政府及部门政策、决策的咨询;(三)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职行为的质询、建议;(四)事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