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政产学研用”如何拧成一股绳

07.12.2015  10:53
  11月的沈阳,气温骤降,寒气逼人。
  27日,在沈阳工业大学校部主楼内,6所高校与20家企业现场签下20项成果转化合作协议,为这个略冷的冬天点燃了一把火。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就在同一天,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意见》,再次扫清科技成果转移流动的主要政策障碍,这让高校创新引擎的动力更加澎湃。
  来自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达到78%,比“十一五”末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校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达到199家,预计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上市企业8户;高校联合攻克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300项,完成企业关键技改课题6000项。
  在“政产学研用”的链条上,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愈发凸显。
  高校创新要“开天窗”“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
  一项科研成果衍生一个大型制药企业,这样的乘数效应在我省有例可见。
  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年前还是一家不知名的校办企业,如今凭借锦州医学院的一项科研成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实现产业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省纳税百强企业。
  无独有偶。沈阳药科大学与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系列抗结核药物,销售收入已超过3亿元,帮助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抗结核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
  事实证明,高校创新要“开天窗”,更要“接地气”。
  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我们感受到“开天窗”“接地气”所带来的巨大推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杨凤田研发的我国第一款电动双座轻型运动飞机,以不足百万元的价格吸引着众多客户。
  对自己的作品,杨凤田院士归纳了三个关键词:创新、超前、接地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俊为此撰文:新能源电动飞机是我国与世界领先水平发展同步的少数领域之一,作为新型战略产业,到2020年通航产业将成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
  “接了地气,才能转化得快。”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我省对教育、科研以及人才培养上的不断投入,预计未来10年,科研成果将呈现“井喷”状态,全力助推辽宁振兴。
  企业高校需同频共振
  20年磨一剑,沈阳药科大学教授程卯生课题组研发的盐酸川丁特罗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即将申报新药证书,预计2017年生产上市,有望成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哮喘一类新药。
  为此,锦州九泰药业前后投入2000万元,苦苦等了20年。
  以往,企业和学校的困惑都很多。“企业不知道学校能干啥?学校不知道企业想干啥?”北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赵凯军坦言。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世杰也有同感,“企业看中的是经济利益,高校和科研院所看中的是科研价值。弥补二者的鸿沟,仍需同频共振,一方面需要高校走出来,另一方面则希望企业靠着精准的眼光,投入进来。
  科研与产业脱节,是困扰的问题之一。
  本世纪以来,我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制模式外,还出现了共建科研实体、科技园区、校企联盟、战略联盟等新模式。
  “大工—沈鼓研究院”的建立,标志着我省产学研合作共建科研实体模式的出现;沈工大—铁岭研究院的大学—城市研究院模式,助推了铁岭机械制造产业技术升级。
  今年以来,东北大学等高校牵头的云计算、核电装备等17个产业联盟纷纷建立。
  最值得关注的是:7月24日,沈阳化工大学牵头组建的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目前成员单位有高校、企业已达106家,涵盖了我省精细化工产业的核心单位。
  仅4个多月,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成果:达成科研成果转换签约30余项,推介转让成果与技术开发项目90余项,可实现产值90多亿元。
  这些新模式确保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不断推进。2004年至2014年10年间,全省高校获得企业委托研究经费213.5亿元,获得政府科研拨款260.2亿元,企业委托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45%,产学合作占据高校科技工作“半边天”的格局继续得以巩固。呼唤“顶层设计”下的会商机制辽宁是创新的热土。然而,长期以来制约辽宁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我省高校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综合性科研机构不多,高层次人才缺乏,产学研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创新不是发论文、拿专利就大功告成,必须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有着深刻的认识,“事实上我省从高校科技成果到经济效益的‘最后一公里’还没完全打通。
  “特别是一些科技成果没有转化出去,而一些成果却转化到外省。”沈阳药科大学副校长李炜芳坦言。
  近年来,李炜芳所在的沈阳药科大学有将近80%的科技成果转到省外,省内转化率最高40%,最低25%。
  李炜芳说,各类新药都处在实验室阶段,要在临床前就转化给企业,这是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相互选择的过程,南方的药企肯投入、肯担风险,辽宁的企业舍不得投入、不愿意担风险。我们希望政府设一个医药研发风险投资基金,如同工业“首台套”政策一样,即产品没出来时,可能没人敢买,政府先买,见效后再进行回收。
  许多高校、企业都表达了一致的观点:建立“顶层设计”下的相关厅局、高校、企业会商机制,对重大科技成果建立跟踪制度或会商制度,进行集成攻关。要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整合资金链,好钱也要用在刀刃上。
  陈温福院士建议:所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都应该抓转化,没有“顶层设计”,形成不了合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如同大学科学研究要给一个孕育的过程一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这把火正在燃烧,希望烧得更旺、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