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我觉得我们是顺行者——顺应形势而来

03.03.2020  16:03

2月2日,方大群众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曹宁成为营口市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在自己生日当天奔赴武汉一线。临行前,曹宁故作轻松地告诉家人“很快就回来”。这个“很快”,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

疫情之下的一个月,对于28岁的曹宁来说,是人生的“峰值体验”。后方的家人和同事,从曹宁不时传回的讯息中感知,在战疫一线,“最熟悉的人”可以如此不凡。

3月2日 ,星期一,忙碌中,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儿来武汉整一个月了。

一个月里,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收获着愉悦,从初来时的忐忑,到如今的从容,我已“笑傲新冠”。战疫烈火中,我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我所在的辽宁重症医疗队有100多名队员,主要负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重症患者监护。重症监护室有50个床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患者转入,我们就争分夺秒,从心电监护到急查血气,一切有条不紊。而当患者接连治愈出院时,我们又欣慰无比,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面屏,全副武装,外面密不透风,里面是满满的水汽。口罩帽子勒得耳朵疼,护目镜压得鼻梁和脸疼,兄弟姐妹对这些早已习惯,对病房环境的恐惧也逐渐消弭。面对患者,我们准确无误完成操作,快而不乱,紧张而有序。面对这样的我们,患者的心情也逐渐放松,坚定着战胜疾病的信心。

48床的张奶奶说,看见我们就亲切,喜欢和“东北人”说话。一次接班查房,刚一进屋,老奶奶张口就说“hello”,我开玩笑说“有进步啊,都英文交流啦”,把周围人乐得哈哈大笑。受全世界关注的病房,是医患关系轻松融洽的病房。

武汉的早春,阴凉潮湿,没有取暖设备,夜里很冷,我们有些不适应,后勤服务人员送来了热水袋,取暖器。每天上班,司机师傅都会早早等候,开车前他会不出声地认真清点人数,怕把人落下,又想让我们多休息。下班回驻地不管多晚,餐厅都会有人等候,生怕我们饿肚子、吃凉饭。厨师尽力迎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换着花样的给我们做好吃的。西点师傅说,等疫情结束了给我们做酒店最考究、最出名的蛋糕,这着实吊足了“吃货”们的胃口。

出征时,我把三岁的儿子撇给了父母,时常担心儿子会想我,会闹着找我,但每次和家人视频,儿子都会攥紧小拳头,用稚嫩的声音对我喊:“妈妈加油,早点回家”。在我走后,市领导和院领导分别走访慰问了我家,这让我在武汉更加安心工作。

真的是“汗水湿透衣背”,但所有人都知道我“为了谁”。都说我们是逆行者,但我觉得我们是顺行者——我们顺应形势而来,在武汉我们顺应着全国战疫大局,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克时艰。

在战疫一线,有许许多多90后的身影,我们的肩膀正担当。动身来武汉是2月2日,我在那一天出生,也在那一天出征,我的生日愿望是和患者一同新生。那么今天,是我的满月。

截至2月29日,方大集团向湖北捐赠2亿元善款和2.1万套防护服,同时累计捐赠22万瓶维生素C片、17万个医用口罩、9.3万瓶乙醇消毒剂、6.8万余套防护服、110万只医用手套、1.5万双防护靴等防疫物资支援辽宁、江西、甘肃等地区,一次次为身在一线的方大人注入“强心剂”。

作者:方大群众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曹宁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