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纠结点 应启动“新房改”

25.10.2016  18:34

  根据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同比增长6.7%,与一二季度持平,环比增速为1.8%。综合近期其他一些细分及高频经济指标可以得出判断,中国宏观经济在缓中趋稳。特别是呈现出两点较为积极的信号值得关注。
  第一个积极信号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小幅回升,短期内缓中趋稳。固定资产投资前9个月累计同比增速达到8.2%,较前8个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单月来看,9月份同比增速更是由8月份的8.1%上升到8.8%。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也大大缓和,基本稳定下来。前9个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5%,较前8个月提高了0.4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份当月单月来看,民间投资增速达到4.5%,比8月份提高了2.2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回升一方面得益于工业领域经营环境的短期改善以及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潮;另一方面,如笔者此前曾多次指出的那样,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的断崖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技术性因素的影响,例如税收环境变化引发数据虚报挤水分、辽宁等个别省份出现异常值等。而这些因素的影响到第三季度已基本消除。同时,前期积极财政政策以及PPP等“准财政政策”的作用得以体现,促进了投资活动,特别是在环保、交通、管网建设、农田水利等领域。
  当然,钢铁、煤炭等权重行业产能过剩的市场格局仍未根本扭转,投资需求依然疲弱——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上半年相比仍回落0.8个百分点。在周期性下行和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叠加的特殊时期,私人部门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面临比平时更大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家创新能力、判断能力、决策执行力的要求也更高,这时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下滑是正常的。时下,政府政策对民间投资不应揠苗助长,而是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放管服为突破口,为企业家合法地探索行为和创新行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要发挥好公共部门逆周期的作用,综合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减少产能和劳动力的效率损失。总而言之,尽管投资需求依然称不上强劲,但是最困难的寒冬正在过去。
  第二个积极信号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工业领域通缩的严峻形势显著缓和。今年年初以来,PPI降幅持续收窄,终于在9月份同比达到0.1%。PPI同比增速自2012年3月份以来一直是负增长,这次是54个月以来首度由负转正。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一般物价环境仍然有利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9%,并不高。而且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之前,CPI都不会对货币政策发挥逆周期作用形成掣肘。总而言之,低通胀、结构性通缩的态势仍然没有变。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PPI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彻底扭转仍有待观察。PPI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煤炭、化工等去产能重点行业出现了价格回暖。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5.4%和0.5%,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3.9和0.4个百分点。一方面,价格短期回暖对于这些低迷行业备受煎熬的企业而言如久旱甘霖;但另一方面,短期回暖是否会让重点行业的去产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反复或打折扣?这对政策部门和企业而言都是考验。如果重点行业去产能出现反复,那么PPI在未来就很可能再度陷入负增长。
  整体来看,相比于过去几年增速持续下滑、工业领域深度通缩的严峻形势,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无疑给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完成年内经济增长目标已基本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前期政策实现了较好效果,经济结构在逐步改善,工业企业盈利环境恶化的乌云有所消散,经济失速的风险大大缓解了。这些都为深化改革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市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接下来货币政策的走向,这也自然关系到对下一阶段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一言以蔽之,中国货币政策当前面临的掣肘是资产价格,而非一般消费品物价。
  去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场、今年年中的房地产市场都严重干扰了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妨碍了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作用的发挥,对货币政策决策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使得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任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向“防风险”。这就好比是在需要踩油门的时候不得不去踩刹车,在需要疏通管道、增加流动性的时候,不得不去压缩闸口。
  去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场和今年年中的房地产市场只是两个较为极端的例子,类似的情况历史上多次出现,而且如果不通过深化改革把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一些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理顺,未来必将还会反复出现。
  尤其是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纠结点”所在,包括劳动力成本名义上升实际下降、制造业外流、产业空心化、内需不足、金融风险加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阻塞、社会公平感缺失、逆城市化等等,都与高房价有密切关系。必须下大力气针对这一症结采取有效措施。不能一拖再拖。
  毋庸讳言,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热潮是今年三季度经济表现积极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虑到国庆节期间各地密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这一波热潮将暂将告一段落。有观点认为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将对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但是,相对于高房价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损耗和损伤而言,房地产销量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冲击仅仅是肌肤之损伤。
  房地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不可能仅仅依靠临时、相机性的货币政策而得到根本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专科疾病,必须找到症结根源、对症下药。货币政策不是万能药。试图通过货币政策这一普遍政策工具来解决房地产的专科问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不仅专科疾病没治好,反而还限制了货币政策发挥逆周期调控作用、把整个身体机能越拖越弱,把肌肤之并拖成了骨髓之病。
  时下,对房地产相关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就是为中国经济打通“纠结点”。决策层应当尽快制定规划,启动“新一轮住房体制改革”。
  “新一轮住房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回归住房本质属性为导向,探索建立灵活的产权制度,推进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制度以及农村耕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同时建立合理的“外部性收益”分享机制,提升大型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从而多管齐下,实现住有所居、确保住房成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新一轮住房体制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而且也是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