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服务“三农”按下快进键 增强期货市场服务能力

08.02.2017  10:11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2月7日,大商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商所将尽快推进豆粕等农产品期权上市、加大生猪等相关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开发研究力度,在继续试点“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收入险试点,不断增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能力,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据介绍,多年来大商所一直推动豆粕等农产品期权研发工作。2016年豆粕期权取得重大进展,获批上市,合约规则已征求市场意见。目前,大商所正扎实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豆粕期权顺利上市、平稳开局。作为大商所即将上市的第一个场内期权品种,豆粕期权上市将在豆粕期货工具的基础上,为豆粕产业链涉农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大商所还将加紧推进玉米期权研究,做好后续农产品期权上市储备。

  为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领域,大商所积极开发涉农期货新品种,针对生猪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形势,加大力度研究生猪期货,目前对生猪期货设计方案正广泛征求市场意见。推出生猪期货后,将形成集原料、饲料、养殖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避险链条。尿素、全脂乳粉等期货品种立项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同时,大商所贴近农业产业实际,完善已上市品种合约规则。黄大豆2号期货交割检验检疫制度已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通过创新试点玉米期货集团交割制度等创新举措便利农业产业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提升市场效率。

  2016年,大商所联合12家期货公司和7家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安徽共同开展了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涉及玉米16.32万吨、大豆3.5万吨。其中8个试点发生理赔,共计理赔481.79万元。“保险+期货”模式通过保险产品及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作用,利用市场化手段,在“市场定价”的同时,帮助农民有效规避了价格下跌风险,成为农户生产经营的“财务稳定器”。在此基础上,大商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规模和范围,尝试开展收入险试点,使“保险+期货”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