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成效在示范村显现
为加快脱贫步伐,喀左县扶贫开发局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充分发挥帮扶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强示范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取得了初步进展。到2014年末,使6个示范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余元,达到全县中等以上水平。
领导重视。喀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合示范村建设工作,喀左县专门成立了示范村扶贫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吕树江担任组长,县委副书记赵德、县政府正县级调研员孙国德担任副组长,他们带领帮扶单位负责人多次陆续深入到所帮扶的村开展工作调研,协调帮扶单位投入资金(包括物资折款)522.31万元,协调行业部门投入21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8个,确保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
加强项目区检查。县扶贫开发局和财政局对示范村所在乡镇共同对村里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把具体项目计划层层落实到人头上,的调研摸底,科学规划。坚持五结合,一是坚持把示范村建设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二是坚持把示范村建设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相结合;三是把示范村建设同改善示范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四是坚持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五是坚持与扶贫龙头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县扶贫开发局实施示范村建设调度制度,每月由示范村所在乡镇向县扶贫开发局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制定了周密的实施。确保示范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帮扶对象典型事例的宣传,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奋努力、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使贫困户变压力为动力,让贫困户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巩固和提升。
建立长效机制。协调示范村所在乡镇,不等、不靠、不观望,在项目资金不到位情况下,通过拆借、垫付办法,启动建设项目,各个乡镇要领导研究制定示范村建设规划,落实建设项目,协调定点扶贫单位,争取对支持,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快速实施,这些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平房子镇小营村等6个扶贫示范村33个产业项目,完成保护地暖棚新建或旧改762亩,22000延长米;新建畜禽舍6个,维修旧禽舍8个,发展养羊2000只、养殖基础母猪400头、养牛150头;特色种植6300亩;坡改2500亩;新建果园3600亩;新增高产田1000亩;新打井12眼,建储水100立方米以上水罐2个,埋设地下管路10000延长米;配电2处,架设输电线路1567米,新增变压器2台;修路54.6公里,改扩建文化广场6个,维修村部3个、25间,修护岸坝1600延长米,修桥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