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省直部门所属企业脱钩移交基本完成
1月29日,记者从省国资委了解到,第一批省直部门所属企业脱钩移交工作已经基本完成,9个部门所属的39户企业从原主管部门管理纳入统一的国资监管体系中,为推动全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打下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党政机关办企业在我省乃至全国都较为普遍,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分散沉淀在各个部门,没有得到有效整合。而且由于管理标准和方式参差不齐,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影响了企业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省在2014年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面推进各级党政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去年9月,省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省直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施方案》,11月3日,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部署了企业脱钩移交工作,并明确:推进企业脱钩移交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的需要,更是提高国资监管水平的需要。
“这项改革涉及面广,省政府确定了三步走的策略,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省国资委巡视员周荣强对记者说。
具体说来,就是第一步首先完成省直部门直接出资企业的脱钩移交,时间为2015年年底前;第二步是省直事业单位出资企业脱钩移交,与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第三步是机关保障服务性企业和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脱钩移交。
去年以来,省国资委组成专门调研组分赴上海、天津、广东等省市考察调研。审计部门又对涉及移交的省直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这些措施为移交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省国资委还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第一批脱钩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在去年12月中旬前基本摸清了企业的“家底”和问题。
“在省政府组织推动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第一步脱钩移交工作进展顺利,去年年底前省直部门直接出资企业脱钩移交工作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脱钩移交企业整合重组工作也相继展开。”周荣强说。
脱钩移交不是简单地改变企业隶属关系,而是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企业移交后,省国资委代表省政府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原主管部门则继续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更为重要的是,我省还将推动这些国有资产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高端布局,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据了解,目前整合重组工作已提上日程,交通、环保、水资源、城乡建设、粮食储备等国有企业集团正在组建或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