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把产完蘑菇的废料变成工业燃料
一年半前的“天方夜谭”,如今成了惹人艳羡的现实。了解恒生生物的人都知道,是持之以恒的不懈创新,让这一奇迹如期诞生。
恒生生物是位于康平县的一家金针菇、香菇、滑子菇等蘑菇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也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企业全名叫沈阳恒生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7月,恒生生物正式投产。在其后不久的一次采访中,企业总经理郝辰就曾对记者说,他们应用创新技术,可以将产完蘑菇的培养基废料压制成生物质燃料,用于供给工业生产或居民家庭采暖所需。
这一构想听起来很理想、很美好,却在很多人心里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样真的可以吗?
3月23日,在恒生生物的厂房里,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些奇迹诞生物的真实面貌。“看着有点像玉米秆,比玉米秆细些,长短跟擀面杖差不多,一截一截的。”听着记者的描述,副总经理黄彪忍不住了,说,“可别小看了它们!我们在采摘完香菇、滑子菇后,就把孕育了蘑菇的菌棒,也就是培养基,送到生物质燃料生产车间,添加一定比例的秸秆后,制成现在这些成品。它们的燃烧热量能够达到3700大卡/千克,住宅采暖或工业生产的一般需求都能满足。”
由于使用的是种植食用菌的废料作为生产原料,这种生物质燃料的市场价格比煤等其他燃料低,因此销售情况很不错,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据介绍,现在已经有两家企业与恒生生物合作,正在使用生物质燃料用于日常生产。
生产链条延长了,产业增加值提升了,恒生生物扩产的步伐正在加紧推进。“4月初,金针菇的第二条全自动生产线就可以投产了,到时候我们的金针菇日产量就能达到30吨,目前的市场缺口将得到有效缓解。”黄彪说。
对于周边百姓来说,恒生生物还是一座“致富学校”。恒生生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于国军告诉记者,基地将组织一些有意愿的农户来学习种植食用菌技术,然后以他们为纽带,带动康平县更多的农民加入致富队伍。“一栋棚子能装4万棒香菇,以每棒产出2斤菇、6元1斤的价格计算,一个棚子的收入就能达到48万元。”
黄彪透露,现在公司还有个想法,就是和农户进行玉米秸秆和生物质燃料交换。农户只需收集那些废弃在大地里的玉米秸秆,就能换到既干净又无污染的生物质燃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可以减少烧荒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对于生态综合循环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