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21.11.2014 15:31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当人类砍下第一片天然林的时候,人类文明就开始了;当最后一片天然林被砍伐倒的时候,人类文明也将随之倾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天然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了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这不仅是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的伟大实践,更是世界林业发展史上的空前壮举。工程建设16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一是天然林资源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据第六次(1998年-2003年)、第七次(2004年-2008年)、第八次(2009年-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1998年至2013年,在天保工程区林地面积只占全国林地面积42.8%的情况下,全国天然林面积净增1.57亿亩,工程区天然林面积就增加0.9亿亩,占全国净增面积的57.1%;全国天然林蓄积增加20.32亿立方米,工程区天然林蓄积增加11.09亿立方米,占全国增加总量的54.6%。特别是2004年以后,天保工程区的天然林面积、蓄积增速更是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66.7%和57.9%。随着工程区森林植被的不断增加,森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局部地区生态明显好转。伴随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动植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常年绝迹的野生东北虎开始在天保工程区频繁出现,保护效果十分明显。二是林区民生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据统计,天保工程区林业职工人均年收入在天保工程启动前的1997年为5298元,到2008年增长到15701元,增幅达196.3%;天保工程二期启动后,2013年的林业职工平均工资达30940元,比2008年增长97.1%,是天保工程启动前的5.84倍,群众收入明显增加。随着天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国有林区富余职工通过管护、造林、多种经营开发、种苗建设、社会公益性服务等多种岗位,65万多人实现了转岗就业。林业职工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截至2013年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98%、97%、96%、93%,林区广大职工病有所医,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基本待遇有了可靠保证。民生改善,人心思齐,林区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保工程取得了集宣传、教育、行动于一体的社会效果。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在成为工程区人民的自觉行动。三是国有林区改革取得突破,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依托天保工程政策,国有林区改革在一些地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吉林森工集团加工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辅业全部转为民营,社会职能全部移交,职工全部转换劳动关系;内蒙古森工集团确立“两剥离一确立”的改革路径,森工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部剥离移交给政府,企业辅业改制实现国有资产和国有职工身份“双退出”等改革,加快了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大多数林业局都实现了内部政事分开、企社分离,使社会公益服务功能在林区社会中边界更加明显,森林保护、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社区服务的条块化更加明晰。这些措施为推进林区改革,加快实施社会职能剥离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生态作为关系民生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上升为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深刻论述,揭示了生态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阐述了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同时,他还深刻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大部分水资源涵养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也就成了秃山,水也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也就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树养土、土养山、山养水、水养田、田养人、人养树”的深刻道理和系统思想,告诫我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不能只索取不回报,人也要养树,要从源头抓起,大力护林造林,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农田、森林、草场三大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天然林又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功能最完善的自然资源,是系统最多样、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修复能力最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抵御洪涝灾害、遏制土地荒漠化、保护物种、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天保工程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保护天然林的战略决策是英明正确的。工程的实施,给工程区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天然林仍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全国28.68亿亩有林地面积中,18.28亿亩为天然林,占有林地面积的64%;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森林总蓄积的83%。其中,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的天然林面积为9.28亿亩,占全国天然林面积的50.7%;天然林蓄积67.93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林蓄积的55.25%。虽然天保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仍有9亿亩的天然林资源没有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依然严峻。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响强烈,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对于维护我国的生态平衡、保土固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最直接、最经济的生态保护举措,也是最自然、最有效的生态修复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把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好,并指出眼前会增加财政支出,也可能减少一点国内生产总值,但长远是件功德无量的事。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环境问题,回应人民新期盼,做出的科学判断和英明决策,是党和国家“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的具体体现。
把全国的天然林都保护起来,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选择,做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既是当代人的责任,也是为子孙后代应尽的义务。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落后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应该是每个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的勇气和担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指示要求,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1.11.2014 15:31
关于征求《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关于征求《沈阳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沈阳市环保局
关于征求《沈阳市排污单位黑名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建立生态环境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沈阳市环保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调查问卷
您好:
感谢您参与问卷调查。沈阳市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