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势强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核心提示
把握大势和经济发展规律,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应势而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在真抓实干中抢抓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实现稳步快跑
■简介:
王凤波 1963年12月出生,2015年10月起任辽阳市委书记。
今天是2016年第一个工作日,在这里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标志着辽阳市今年经济工作全面启程。
科学分析经济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明大势谋大略,方能成大事兴伟业。只有大势清、方向明,才能拨开云雾,找到出路,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反之,则犹如迷雾遮双眼,只能停在原地打转转,或者走岔道,甚至走反道。
当前,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大势。
把握中央和省委指明的发展大势,乘势而上。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了核心位置。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大势。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着重强调,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必须与中央和省委要求统一、步调一致,把握大势,参与变革、主动变革,在实践中有所作为。我们要乘势而上,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确保全市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把握国内经济的基本态势,顺势而为。当前,基本态势可以概括为“三期叠加”、“四个没有变”和“五期共存”形态。 “三期叠加”还将持续,这一点必须心中有数。但同时“四个没有变”,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给经济发展吃下“定心丸”。看清了基本态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以平常心对待经济增速,以执著心抢抓发展机遇,搭上发展的“顺风车”,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把握经济的总体走势,应势而起。去年以来,全市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逐月、逐季度提高或降幅收窄,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目前仍然存在投资动力不足、工业下行压力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从总体上看,全市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设法巩固住这一基本态势,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稳步增长。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定了 “十三五”时期建设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辽阳的发展战略定位。我们必须应势而起,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在真抓实干中抢抓机遇,在抢抓机遇中稳步快跑,不争论、不松劲、不折腾,几年以后,辽阳必然发生重大变化,古城必然焕发勃勃生机。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在供给侧,就在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做出及时调整。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经济工作就会纲举目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和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势。我们必须要树立起从供给侧发力的经济工作新思维,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施好 “五大政策支柱”、确保 “五大重点任务”完成。同时,结合本地具体实际,一定要牵住改革发展“牛鼻子”,在有效投资、智慧经济、“三去一降一补”、简政放权、创新创业和民生福祉上发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担当负责,关键在于从政环境风清气正。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惜时如金,五加二、白加黑,争分夺秒地抓发展;要激情如火,满怀热忱、雷厉风行地干事创业;要奉献如土,始终无怨无悔像大地一样为辽阳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辽阳市委书记王凤波1月4日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本报记者/郑有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