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埃博拉”病毒的那些日子
3月3日,大东区妇联举办了“大东区各界妇女庆‘三八’巾帼建功展风采大会”。来自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的宋笑梅讲述了前段时间赴西非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病毒任务的经历。
此次参加抗埃工作的共有6位护士长,接到此任务时正值去年十一长假。尽管有各种出行计划,而且当时极具传染性的埃博拉致死率高达90%,医务人员的感染和死亡率更高。但大家均在24小时内到达重庆集结,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突击训练。训练包括自身防护、语言及体能训练。
住体育场先要大扫除
去年11月16日,宋笑梅等人到达利比里亚,大家住进了二十年以前中国援建的SKD体育场,一个大房间住了十多个人。由于该体育场已经废弃,里面杂草丛生,各种昆虫和小动物窜来窜去。放下行李,大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而且捡了不少木头将其做成桌子。
11月25日,在绝大部分物资、设备等需从国内携运的情况下,大家仅用一个月时间建成拥有100张床位的现代化传染病医院。利比里亚总统在出席启用仪式时,为中国的速度点赞。
“在利比里亚的四个月,大家吃的基本是海带和豆皮儿。可这些真的不重要。”宋笑梅回忆,在那一刻,能抢救回一条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6个月婴儿还是被病魔抢走
宋笑梅回忆,去年12月28日的晚上,她们迎来了一个埃博拉确诊患者,是一个仅6个月大的婴儿,名叫约瑟夫。不幸的是,他和妈妈同时被确诊。晚上九点半,根据治疗方案,他们要进入病区给孩子下胃管鼻饲,扎留置针补液。这样的操作对于要身穿全套防护装备,戴4层手套的护士来说难度是巨大的。而且这种侵入性操作,让护士感染的风险增加了好几倍。可这也是能够挽救孩子生命的唯一方法。 “第一针没有回血,第二针有回血但还是失败了。第三次更换留置针后终于成功。”宋笑梅说,等操作完成,她发现雨靴能倒出汗水,全身像被大雨浇透了一样湿。可最终小约瑟夫还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不过,让大家欣慰的是,经过精心的治疗,小约瑟夫的妈妈痊愈了,她是家中8个感染埃博拉病毒成员中唯一的幸存者。
今年1月20日,当大家完成任务走出SKD体育场准备返回祖国时,自发前来送行的利比里亚人员用中文呼喊着熟悉的队员名字,这时,大伙的眼眶都红了。宋笑梅称,第一批援利医疗队共接诊患者112例,收治64例,确诊埃博拉患者5例,治愈3例。而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全部“零感染”。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