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不能止步于“抗”字

27.07.2015  12:00



      相对于洪涝灾害,旱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容易滋生等老天下雨,等上级拨款,等帮扶政策的想法。一旦这“三等”占了上风,就容易给抗旱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我省旱情的范围和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加剧,辽宁整体旱情仍然不容乐观,抗旱需要不断加大力度。但是,抗旱不能止步于一个“抗”字,更不能一般化、简单化、表面化。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干旱损失,这个目标的意义很大、分量很重。
        有位农民说,旱情像是把钝刀子——起初少人关注,察觉时往往已经皮开肉绽。刀一点点割,伤口一点点加深,只有农民才能真切感受到那种苦楚。也正因为是把钝刀子,相对于洪涝灾害,旱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容易滋生等老天下雨,等上级拨款,等帮扶政策的想法。不言而喻,一旦这“三等”占了上风,就容易松懈麻痹,出工不出力,给抗旱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抗旱,需多往下看。在网络上,自然很容易了解农民的呼声。而农村的真实情形、农民生产生活的具体困难,最重要的是,灾区许多人身体和精神所受的煎熬,却不容易感同身受。各级干部不能满足于文件和电话,要多到一线听呼声,多去田间嗅汗味,多在群众家里问实情,才能保持激情和动力,全力以赴帮扶灾区解决实事难事。
        抗旱,要多向后看。去年夏季,辽宁也遭遇了严重的干旱。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去年的干旱,今年的旱情出现得更早。两次旱情,主因是气候反常,同时也凸显了水利建设的紧迫性。这些年,辽宁在水利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而每次大旱也可作为难得的契机,研究在水土资源开发、水利设施建设、节水防旱等方面,如何精准发力才更为扎实厚重。解决好历史“欠账”,抗旱过难关,过得就会更加从容和自信。
        抗旱,还要看得更广一些。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这不是辽宁特有的现象。连续两个旱年,迫使我们抗旱不能止步于“抗”字,要有长远的打算。虽然我们有应对各种旱涝灾害的基础设施,而频发的旱灾提醒我们:抗旱形势出现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旱情背后暴露出的抗旱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需要以新方式、新理念进行应对和预防。
        现在,在灾区,许多干部群众正挥汗如雨在抗旱一线繁忙工作,让我们众志成城,为抗旱多加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