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井”用铁皮夹纸壳做防盗门

14.04.2015  12:19

在法库县小房申村、南沟村,抗旱井的铁门出现不同程度破损,一处铁门开裂,铁皮内填充的是纸壳。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鹏摄

  迎击旱情的“抗旱井”建成,却让村民不满意。

  在沈阳市法库县小房申村、南沟村,两口“抗旱井”正遭来村民质疑。

  有村民致电辽沈晚报称,“抗旱井”井口被罩在水泥房子里,但这个房子看起来并无必要;

  更让村民不满的是,房子安装的铁门遭到损坏,质量堪忧,“门是两层铁皮包着的,里面塞满的都是纸壳子!”

  昨日,“抗旱井”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监管方面的疏忽,“感谢村民和媒体监督,我们会积极排查、维修,今后也会注意防范类似问题发生。”

   探访:“抗旱井”不招人待见

  日前,辽沈晚报记者赶到小房申村、南沟村。

  蓝色彩钢板房顶,在耕地上矗立,用于保护“抗旱井”的水泥房子很显眼。

  南沟的一口井,位于一排大棚的旁边;小房申村的一口井,位于村路旁,两口井都处于平地“地块儿”。

  因尚未进入春耕播种期,两口井都处于“闲置”状态。

  水泥房子都安有蓝漆面的铁门,没锁门,推门而入,室内中间地面是井口,俯身看,井内有水,深度不明。

  在两栋房子里,都找不到电源装置,也看不到用于抽水的水泵。

  南沟的这口井旁,铺设了贯穿水泥墙的水管,小房申村的这口井,则没有这种配套设置。

  这两处水泥房的铁门,让村民颇为不满,因为一扇门的锁头掉落;另一扇门的门板开裂,铁门里面塞着的填充物是纸壳,外面包裹着两层铁皮。在耕地里劳作的多名村民接受了采访。“没用过,建在洼地、平地,这样的地一般也不缺水啊,也用不上啊!”一位村民抱怨说。

   官方:施工确实存在监管疏忽

  为何保护一处井口,还需要盖个水泥房子?为何铁门易损坏?把井建在平地地块儿,有无科学依据?

  昨日,针对村民关心的相关问题,“抗旱井”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

  法库县水利局总工刘成刚称,法库县属贫水区,为了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干旱时农作物灌溉用水。经申请打抗旱灌溉水井,并配备了水泵、柴油发电机及输水管带。

  “2013年,全县获批建20口这样的井,并配设备、管材,井房(水泥房子)造价每个1万元。”

  “抗旱井”建成后能正常使用,但在2013年、2104年未大范围使用,因为这两年土壤的墒情还不错。

   井房建设后未发挥预期作用

  刘成刚说,设计建设井房是为了保护水源井和水泵、柴油发电机等设施,但在施工结束后,考虑到在井房里存放设施设备极易损坏或被盗,因此,并未把设备安装到井房内。“设备存放在法库镇水利服务站保管,如需要时再运至水源井处供村民使用。”

  刘成刚说,这也是房子内目前只有井口的原因。

  既然水泥房用处“打折”,为何不更改设计方案?

  刘成刚解释说,当时更改设计方案恐影响审批进度,“如果耽误进度,当年若遇到旱情,村民就用不上这些井了。”“感谢监督,确保类似问题不发生、少发生,”刘成刚说,2014年底,为了保障这些抗旱井及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水利局已经上报了维修计划。

  今年,省、市水利部门还将安排一定维修资金,县政府也将安排资金,用于维修农村水利工程及设施设备。“今年,我们将对全县包括抗旱井在内的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维修,确保已建的各项工程及设施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服务于民。”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杨宝顶王鹏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