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制造2025”瞄准九大领域谋升级(图)
沈抚新城装备制造业基地一景。
12月23日,记者从抚顺市获悉,在未来10年,该市计划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为基础,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抚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瞄准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化应用、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九大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能融合制造强市。
为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抚顺市将继续加快简政放权,推行制造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审批程序,完善事中和事后监管配套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相关战略重点领域的各种隐性壁垒。为制造业企业在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审批立项、环境评估、资金筹措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鼓励高端人才引进与引用,对高端领军人才和高端创业人才制定详细明确的统一认定标准,制定并完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工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鼓励企业在异地建立研发机构和分支机构,利用异地环境优势吸引高端人才加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吸引优势地区人才资源。
抚顺市将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和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整合创新资源,发挥产业创新联盟作用,组织联合攻关,在先进制造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研制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高端装备。到2020年,推动实施10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项目。
抚顺市将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计划,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融合联动发展。建立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建设一批具有本地产业特色的智能工厂。引进与企业生产信息结合的新一代电商平台,鼓励本地企业注册并开展相关业务,推动互联网制造模式创新,建立优势互补、开放共赢的融合创新体系。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
同时,引导产学研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在沈阳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果熟化和工程化等中试孵化基地。选择一批能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核心技术成果,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完善技术成果信息发布、共享、对接和交易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立博士、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