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农机化内涵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3.03.2016  10:01

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保险等相关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中国农机化导报: 我国农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农机市场需求日趋饱和,海外市场逐渐成为我国农机制造业销售的新阵地,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会对农机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张桃林: 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积极配合“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战略的实施,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加强国外先进农机研发与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有效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绿色、创新”等发展理念要通过农机这个载体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机标准制定上面还要有所作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整体,把技术、装备和其他方面组团式走出去,而不是农机单项孤立走出去。在此过程中,农机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在更好地走出去的同时,要与创新、开放相融合,把农机装备的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领域。

中国农机化导报: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农机行业的飞速发展,接下来补贴工作方向会有什么变化?

张桃林: 今年农机化领域的九项重点工作当中,第一项就要继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管理机制。很多人问,今明两年我国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会不会减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解决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增加或者减少,补贴结构上会有调整,比如原来重点解决农机数量的问题,现在逐渐转变成注重质量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结构优化和布局,购机补贴政策的重点就应该向这些环节推进,但国家对农机化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不会减少。

中国农机化导报: 国际粮食价格低、国内生产成本高,受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我国粮食价格去年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要解决这一困境,农机化和农机经营主体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张桃林: 农机化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对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起到了“引擎”作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推动了其他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在生产组织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效应、现代科技应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全国农机化工作会上已经提出要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和机库棚建设的扶持力度。计划每年推出一批满足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机制良好、财务制度健全、服务规模较大,综合效益显著的“五有”合作社,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企业开展企社共建,从而打造合作共赢的局面。我们还在积极开展信贷担保工作,就是要解决征信问题,让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补贴,而是利用现代金融保险手段,包括担保,撬动放大财政资金的效应,把社会资金和其他先进要素吸纳进来,突出重点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

中国农机化导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商业保险不合农机化行业“口味”,于是出现了“农机互助保险”等新的保险组织,对此您有何看法?

张桃林: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保险深度仅0.56%,低于全球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7%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农业保险在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优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须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借鉴国际经验做法,推动农业保险向“需求导向”转变,建立农户、保险公司利益平衡机制,强化和拓展防灾减灾、生产调节、担保增信等作用,逐步形成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保险政策“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保险支持政策体系。一些大型农机具投入比较高,我们还是鼓励把机具购置和结构调整跟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变革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未来会抓一批典型,希望以典型带面推动农业保险工作。

中国农机化导报: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机化工作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

张桃林: 互联网+在农机方面的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制造环节体现在怎么让农机本身实现信息化、精准化;另一方面,在农机作业环节方面怎么实现智能化,跟种植制度、节水、节肥、节药、保护性耕作、精准作业联系起来,相互配合。互联网只是一个手段,最重要还是农机化发展的内涵。(源自:中国农机化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