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夺女子跆拳道冠军 揭秘郑姝音的金牌锦囊(图)

23.08.2016  05:04
-->

   强势夺女子跆拳道冠军

  沈阳体育学院师生欢庆

  赛前获赠老师七律诗词

  为你揭秘郑姝音的金牌锦囊

  沈阳体育学院师生欢庆郑姝音夺金

  身在丹东市体育运动学校的郑姝音师妹为师姐助威

   七律

  ——作者王钰清为郑姝音出征里约壮行

  玉树婷婷俏丽姝,桑巴鼓角赴征途。

  百劫身历云归淡,万洗沙淘色更足。

  拦路无非惜自我,摘星全赖硬功夫。

  不为缭乱心旌动,信有龙泉斩於菟!

  北京时间昨天,对于22岁的辽宁籍跆拳道运动员郑姝音来说,是一个值得让她终生铭记的日子。在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决赛中,郑姝音以5:1战胜墨西哥选手埃斯皮诺萨强势夺金,这是里约奥运会辽宁军团取得的首枚金牌!昨天,在郑姝音的母校沈阳体育学院,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见证了郑姝音夺冠的历史性一刻!

   84年的努力终圆梦

  郑姝音获得的这枚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夺得的第二枚跆拳道金牌,巧合的是夺得第一块金牌的赵帅,是郑姝音的男朋友。不过对于沈阳体育学院来说,这枚金牌却让他们等了84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郑姝音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是几十年来学校坚持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我们祝贺郑姝音夺得金牌,同时也期待这种体教结合的机制,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钰清说。

  王钰清认为,这枚金牌不仅仅是中国的荣誉,对于沈阳体育学院来说也是历史性的,“大家知道沈阳体育学院是中国走向奥运的起点,在84年前,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就在沈阳体育学院的这块土地上,中国的运动员刘长春开始了冲击奥运的历程,我们用了84年的时间,在夏季奥运会上由体院学生完成了历史夙愿,全校几代人为这个时刻等了84年,我们非常激动。”

   临行前获赠老师诗词

  郑姝音夺冠的一刻,沈阳体育学院沸腾了,作为该校的学生,她是首位夺得夏季奥运会冠军的选手,除了自身的技战术素质过硬,王钰清还给沈阳晚报记者透露了幕后故事。“去里约之前,我到北京去看过她,她当时和我说,‘老师,这次我要证明我自己,但是你要帮助我。’我说好啊,怎么帮你?郑姝音说,‘老师,你送我几本书吧。’”

  在王钰清看来,郑姝音能在大赛来临前选择读书,证明她心静如水,非常淡定,“我当时送给她几本散文,都是比较安静的书,但我也给了她一本非常激奋人心的书,这本书也是由我参与编写的《中国奥运冠军风采诗词集》,我们为索契奥运会之前的中国所有213个奥运冠军,每人写了一首诗词。”在收到书后,郑姝音就和王钰清说,希望在她夺冠之后,王钰清能给她也写上一首。不过,让郑姝音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即将踏上飞往里约班机的一刻,王钰清提前给她写了一首《七律》。

   冬夏奥运均斩获金牌

  郑姝音能够获得奥运金牌,与她辛苦的训练和良好的技战术素质分不开,而临行之前,对她有知遇之恩的母校的支持,在思想上必定给了她巨大的力量。“我在短信中就和她说,你能站在里约的赛场上,你就赢了,因为在夏季奥运会中,除了北京奥运会,你是第一个站在境外奥运会赛场上的沈体学生,不管对手如何,你要先战胜自己。”

  说到这里,王钰清显得非常激动,“十年前,韩晓鹏拿了冬奥会的金牌,十年之后,我们又拿到了夏季奥运会的金牌。我们体院几代人的梦想能够实现,我非常激动。虽然梦想实现了,但中国体育依旧任重道远,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育已向多元化发展,随之而来是人们对于体育的评价也呈现多元化,不管怎样,我们体育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永远追求卓越。”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周舟 摄影记者  王江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
这个周末可来沈阳市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
  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报道 在这个周末,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