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身份证照网上轻易搜 律师:出售信息最高判三年以下
编者按:近日有网友反映,用多个搜索引擎搜索“手持身份证照片”皆出现大量相关图片,人脸清晰,身份证等关键信息明白无误,不少网友担心“这么重要的信息就这么暴露,太危险”。近期频频见诸报端的电信诈骗也给大家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梳理一下手持身份证照片是怎么被泄露的,该如何防范信息泄露。
哪些地方存泄露风险?
理财招聘网站成泄露源头
一位网友曾发文表示不满:“好规划网更换手机号的程序实在是太讨人厌了,提供了姓名、身份证号码、注册过的银行卡、银行卡预留手机号、身份证及银行卡的照片还不够,竟然还要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据了解,该网友提到的这家网站是一家互联网财富管理机构。此外,一些贵金属、石油交易中心需要拿客户身份证图片才能为其投资。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普及,人们尝试网上开店、网络理财时,被要求提交手持身份证照片的平台也越来越多。通过另外一位被泄露手持身份证照片的信息进行溯源后发现,其身份证照片泄露来源于一家招聘网站。
提示: 各类理财网站、招聘网站、网店、线上支付、直播、网贷平台、多媒体音视频素材网站注册等都有可能成为泄露源头。
“拍照扫码送大礼”有风险
“之前还纳闷那些让人拍照、扫码就送礼物的人是干嘛呢,原来是把信息都给卖了啊。”看到手持身份证照片在互联网上遭大量泄露的消息,市民吴女士突然寻思了过来。
最近两年,家住方庄的她经常会在小区里、马路边遇到这样一些小摊点。促销人员挂着“扫码就送20元大礼”的牌子,摆上一张堆满卡通充电宝、暖手宝等小礼品的桌子,只要路过的居民扫描一个他们提供的二维码,并且发送自己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给对方,就能免费获得一件小礼品。
提示: “拍照扫码送大礼”路边摊、广告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发送自己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给对方,免费获得小礼品。多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获取更多用户注册而进行的推广活动。
网络相册、社交网络晒信息存泄露风险
“除了在社区、乡村等地区通过送礼品获取身份证信息,网络相册、社交网络晒信息也是这类信息泄露的重要途径。”李铁军说。他建议市民,如果用手机拍摄身份证信息,拍完用完后要尽快删除,关键的证件照片一定不能留在手机里或者网盘中。
此外,对于一些不正规的网贷平台、社交网站,也尽量不要上传身份证照信息。
泄露原因
1.网站未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搜索引擎根据爬虫协议(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抓取这些信息,通过搜索引擎上就能搜到图片。
2.网站主动卖出用户手持身份证照等信息。
风险:
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这些被泄露的手持身份证照可能成为一个个“惊雷”。记者发现,一些微信公众号平台公然打出“秒批2000元,手持身份证即可放款”“随心贷再次升级,有身份证即可下款!”“个人信息应急借款最高3000元”之类的信息。只需要提供一个手机号、一张手持身份证照片,你就能在半小时内获得两三千元的贷款放款。
简便粗暴的获利流程刺激了不法分子的神经。2015年11月,徐州市就审理了一起不法分子多年来购买他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违规办理信用卡、恶意盗刷套利的案件。
案例:河南豫南某大学经济管理系19岁女大学生王某通过借款平台借款3000块钱,后因无法按时偿还,陷入裸贷陷阱,欠款从3000翻至20000元左右,个人裸照遭泄露。
律师提醒: 发现信息泄露可举报
京衡律师事务所余超律师表示,手持身份证照片暴露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他提醒公民不要随意向不正规的互联网平台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以防被不法者窃取利用或倒卖谋利。“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轻则被广告骚扰,重则被骗取钱财。”
余律师提醒市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如果有明确的侵权人,则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同时,他告诉记者,我国《刑法》也有相关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制网要闻部 杨姣姣 秦晶整理编辑 综合北京日报、北京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