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半数家产行善他渴望家人理解

17.03.2017  18:33

 

  杜志龙来沈阳市儿童福利院送玩具,这已是他一周内第二次来了。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薛雪摄

  早晨6点多,杜志龙从黑山出发,拉着一车玩具,准备送到沈阳市儿童福利院,这是他一周内第二次来沈阳给儿童福利院送爱心物品。“上周来送了些衣服,工作人员说这里孩子最缺玩具,我回去又跟大伙凑了1000块钱的新玩具,赶紧给孩子送来,别耽误了。”上午9时许,辽沈晚报记者在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看到了杜志龙,他正在和同行的两位村民清点玩具。

  去福利院看孩子送钱物,只是他众多好事中的一项。

  “杜叔是个好人,我们都很佩服他,他的行为也同时感染着我,现在我有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帮就帮,为社会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与杜志龙一起来福利院的王旭说。

  杜志龙今年65岁,锦州黑山县李家村人,全村人都认识他,有感谢他的,有佩服他的,也有骂他傻的。但一提起老杜做过的事,大家都会点头称赞。

  “良心要正,不图回报”,这是杜志龙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他做过的好事自己早已记不清楚,但被他帮助过的人们,都从内心感谢这位低调的老人。

  受资助者寄来的感谢信堆成山

  黑山县高中是杜志龙常去的地方,他常去那里找些家庭困难、面临退学的孩子,每次都给老师留下几百元钱,让老师负责给孩子不时发些零用钱。接受他资助的孩子已经数不清了。

  邻村的元东影有两个女儿,由于家里困难试图让孩子们退学,杜志龙得知此事后,经常到学校去送钱,如今元东影的大女儿已经考上大学,小女儿也考上了黑山县高中,杜志龙仍然在资助她们。

  “我不想这些孩子退学,人得有文化,将来对社会才会有用。”杜志龙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他的话非常质朴。

  杜志龙最为宝贵的是家里那些堆成山的感谢信,“这都是我帮的人写给我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是我帮的,我也不告诉他们我家在哪,也不用来感谢我,这些信都是从别人那得到的地址寄给我的。”杜志龙把信珍藏在柜子里。

  9岁时卖班里废品买挂历求表扬

  杜志龙坚信人要存好心、做好事,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对他非常深,“我妈总告诉我,能帮人就帮一把,自己也乐呵。”

  杜志龙9岁时的一次经历影响了他一生。小学四年级时,他为了得到老师表扬,把同学们捡回来的废品偷偷卖了,换了本大挂历挂在班级里。后来老师发现了这件事,为了保护杜志龙的自尊心,老师没有当众揭穿他,而是单独找到杜志龙,跟他讲了不可以拿公家的东西偷偷去卖来寻求表扬。“这件事对我影响太大了,非常感谢老师没有当众揭穿我,那时候我就懂得了,做好事不能图回报。”杜志龙说。

  自费掏钱买车义务接送学生

  1984年,杜志龙开始自己养车,有工程队,开了家工厂,是县里第一个万元户,“那年我是全县首富”,杜志龙笑着说。

  多年来,他没给自己和儿女攒下多少钱财,一半的财产都给出去了。他自己掏钱给村里修路建桥,给没鞋穿的村民塞钱,给别人家的孩子买新书包,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交学费,照顾多位孤寡老人……在老婆眼里,他就是在霍霍钱,夫妻俩为此经常发生争吵。

  女儿上中学那三年,他又义务接送村里孩子上学放学,“我送自己家孩子也是送,就顺便带几个呗”,杜志龙为此特意买了辆中巴车,天天接送村里的孩子们上学、放学。

  遇上雨雪天,车上孩子多了,杜志龙就让女儿在旁边站着,把座位让给老师和比她小的孩子,“让她懂得尊师爱幼,孩子小,的确不理解,也跟我生气”,杜志龙说。

  “老伴说我把钱都散了,家里过着紧巴日子。孩子上大学,同学们都有手机、电脑,但我家孩子没有,一个月就500块生活费,多一分都没有。儿子买房子,首付一分钱没给拿……”杜志龙儿女的物质需求并没有因为他的富有而来得容易。

  “你给儿女攒多少钱,他要是不行也得给你霍霍没了,要是自己行,自己会挣的。我希望孩子能独立,培养他们走上社会,他们有能力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不需要我留什么财产”,杜志龙说。

  像对亲妈一样照顾孤寡老人8年

  杜志龙同村的一位老人儿女相继离世,留下老人孤苦伶仃,大家都叫她六婶。老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杜志龙看着老人可怜,经常买好吃好喝的给老人送去。

  “大伙儿都说,六婶肯定不愿意来我家,但我还是把老人请来了,特意买个大院,几个屋任她选,到底还是把老人接来了。”这一住就是8年,他给老人养老送终。

  最渴望得到家人理解

  如今,杜志龙年纪大了,他把养老金那张卡放在资助的一个学生那里,家里每年靠着挂车、铲车收入仅有两三万元,但杜志龙的慈善行为没有因家人的不理解有所改变,他仍然践行着被他称为“有瘾”的好事。

  “媳妇和儿女不理解我,埋怨我。但我觉得攒钱有啥用,人死了也带不走,咱看谁困难就给谁点儿,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最需要的,咱们也照样过日子。”

  “我渴望得到家人理解,现在儿女都走上工作岗位了,也长大了,姐弟俩都很朴实,工作上非常勤奋,希望他们能理解我做的事,不要埋怨我。”杜志龙说。

  辽沈晚报记者联系到杜志龙的儿子杜林森,他在沈阳一家化学研究所工作,谈起父亲的做法,杜林森认可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虽然小时候对他的管教方式不理解,但自己工作了,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了,反过来非常感谢他。谈起是否会像父亲那样去帮助别人,27岁的杜林森话语中透露着成熟和智慧,“我会比较理性,不会牺牲家人的生活质量去帮助别人,但当自己有足够能力的时候,肯定会去帮人”,杜林森说。

  对话

  杜志龙:亏欠孩子和爱人

  辽沈晚报:你做这些事情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自己又生活得这么坚苦,图的是什么?

  杜志龙:良心要正,不图回报,我就愿意这么活着。

  辽沈晚报:现在最在意的是什么?觉得对孩子和爱人有亏欠吗?

  杜志龙:对孩子和爱人都有亏欠。因为没有文化,对俩孩子的管理太粗暴了,我向他们道歉。这些年媳妇跟着我这么苦,非常对不起她,家里最苦的就是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能忍受我这么多年,她很伟大。

  辽沈晚报:现在最大的安慰是什么?

  杜志龙:我做的事能真正让有需要的人受益,能解决他们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一把,最赶劲。儿女们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就够用了。

  辽沈晚报:最想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

  杜志龙:教育出了一对好儿女。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薛雪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