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遗体,让生命更有意义
九营子村,阜新市公墓内,有一处很多人并不熟知的墓园,这里安葬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捐献者。
记者日前在阜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访捐献者纪念园。纪念园正面题“生命在奉献中延续”8个大字,其上方雕刻着醒目的红十字标志。两侧各有两个1.4米高的书本造型雕塑,上面镌刻着捐献者的名字,这其中最新的一个名字是芦新厂。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每一位捐献者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其中,芦新厂则最为特殊,因为在37个捐献者名字中,还有芦新厂的父亲芦帮俊和岳父张士荣。
视线回溯到2012年10月,身患重病的芦帮俊老人做出了一个出乎全家人意料的决定——身后捐出自己的角膜和遗体,为他人为社会做最后的奉献。“我公公其实就是个普通工人,平时没事看报纸、电视里说捐献遗体,他之前也曾经说过人死了捐了挺好的,但没想到他最后真的做了这个决定。”芦帮俊的儿媳、芦新厂的妻子张凤霞告诉记者,这个决定,让全家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像心被掏出来一样,但是,因为老人的一生从来都没有对子女提出任何要求,这最后的要求,却是坚定而执着,让全家人最终都默默含泪点头。2013年4月11日,82岁的芦帮俊老人在病塌上履行了司法公证手续。4月25日,他走完了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生命终结之时,他献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使在黑暗中度日的患者重见光明。芦帮俊的义举也在全家人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奉献的种子。
2015年1月,芦新厂的岳父、张凤霞的父亲张士荣多器官衰竭,在弥留之际老人与亲家一样也做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当初我公公没的时候,我父亲就听说了公公捐献遗体这个事了,当时他也没说啥,没想到最后他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张凤霞说。2015年1月27日,85岁的张士荣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遗体用于科学研究,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最后的奉献。
两位父亲的捐献行为,用无私的大爱为晚辈做出了榜样,在两位老人的感召下,捐献遗体的愿望也深深地埋在了芦新厂的心里。
2016年,芦新厂检查出身患淋巴癌晚期,生病期间,他更深深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如果自己不在世间了,把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让更多的人不再受疾病的困扰,这就是献给生命的最好的礼物。2016年12月17日,芦新厂郑重地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2017年1月24日,芦新厂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成为了我市第37例捐献者,他的遗体送往大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教学,做为医学生无言的良师。
芦帮俊、张士荣、芦新厂,一家两代三人都选择用这样特殊的方式延续了灿烂的人生,他们的名字镌刻在阜新市捐献者纪念园的纪念碑上,供后人缅怀和纪念。
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是崇尚科学,奉献自我,造福人类的高尚行为,是移风易俗, 保护环境、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善举之一,这也是让生命延续的最好方式。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2007年8月,市红十字会组织了第一次遗体、器官(组织)捐献集中公证仪式,也标志着阜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工作正式启动。同年9月8日,年仅32岁的潘功臣因车祸医治无效,他的父母毅然决定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他人送去光明,潘功臣成为了阜新第一例眼组织捐献志愿者。也就在同一晚,阜新 23 岁的“编外”大学生符向阳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按照他生前的遗愿,捐献出遗体用于医学教学研究,红十字会帮助他完成了这份生命的承诺……10年时间,市红十字会组织了18次集中公证仪式,(2016年以后不用公证,直接填表)已有421名志愿者登记,其中37人实现了捐献愿望。
经过阜新市各级红十字会与志愿们者的不懈努力,近年来,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观念正在被更多人接受,很多人也凭着一份爱心和信念,选择在身后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一个个感动的瞬间,一份份人道的力量融合在一起,用无私的奉献构筑成一道爱的长城。(记者 王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