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授之以渔”助残疾人实现电商梦
沈阳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实训培养电商微商
“授之以渔”助残疾人实现电商梦
“以前残疾人想挣点儿钱,不是做手工活就是干门卫、保洁,门槛低收入少,也很难获得社会尊重;我希望能通过这个创业孵化基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37岁的经济学博士、肢残青年孙波在皇姑区创立沈阳唯一一家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为残疾人提供电子商务实训,首期参加培训的90名残疾人,大部分已经实现就业创业。
1982年出生的小韩是位肢残人士,平时靠做些手工活和领取低保金维持自己的生活。今年4月份小韩参加了沈阳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的为期2个月的电商实训,他学会了在网上开设淘宝店铺、备货发货、营销话术等技能,很快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300双鞋,挣个几千元不成问题。”
记者在电商基地看到,这里的电商培训课程不仅包括电脑基础培训,还有客服软件使用、库存管理、商品图片制作、网络营销、购物网规则、APP制作等,内容非常全面而丰富。
29岁的文旅行也是一位肢残人士,他在基地参加培训后,成为“为爱早餐车”项目的首名“车主”。每天6点到9点30分,文旅行都会风雨无阻地和他的早餐车一起出现在四院的公交车站点,为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提供三明治、热狗、沙拉等方便卫生的即食早餐。“每天能卖出去几百份早餐,我现在主要是积累经验,希望以后能够实现自主创业。”
孙波告诉记者,残疾人在社会上找工作很难,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能力上和健全者没有分别,但仍然有很多企业不能平等地接受他们。电商平台启动以来,已举办两期培训班,有180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第三期培训班将于10月份开始。目前,电商基地与数十家企业开展合作,不仅拥有APP工作室、淘宝工作室等十多个教学实践空间,还配有淘宝大学教授及各大电商优秀工作人员组成的讲师队伍,目前已经有6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或自己的电商经营,每月纯收入可达到3000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电商基地打破了依靠社会救助的传统助残方式,残疾人通过公平竞争,实现稳定就业、自主创业,有尊严地获取社会财富,让残疾人不再向家人、社会伸手,从而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工作上的成就感,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孙波说。目前,沈阳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自主研发制作的残疾人无障碍手机端APP,已经有很多机构和残疾人学员参与其中,他们现在正在统计汇总沈阳餐饮、娱乐、旅游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争取年底上线1000家无障碍场所,为沈阳残疾人出行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