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资源依赖转身向海“再生”
依托曾经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而兴起的辽宁盘锦市,一度油气采掘业占到全市工业的90%,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竭而城市衰”的“资源诅咒”。盘锦市主动求变,向海发展,基本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再生之路。
传统“油城”结构大逆转
辽阔的辽河三角洲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上世纪70年辽河油田开始大规模开采,盘锦由此建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石化工业基地。
40多年来,辽河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亿多吨。随着资源的衰退,油气产量逐年递减,大批职工从油田转岗。严重依赖油气采掘业的盘锦,面临着一系列难题: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加大。
2007年,盘锦被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9年来,转型成为盘锦市工作的重点。为实现由单一产业支撑到多点多元支撑的跨越,盘锦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毅说,“我们没有另起炉灶,而是以石油为头,以石化为身,以精细化工为臂,通过拉长产业链来发展,最大限度减缓转型压力。”
合成橡胶中工艺流程最长、投资最大、技术复杂程度最高的丁基橡胶,是典型的技术、人才、资本“三密集”产品,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盘锦和运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引进俄罗斯技术,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丁基橡胶生产企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重点支持发展项目。和运集团董事长张克勇说,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就是让产品在产业链条中走向高端。
到2015年,盘锦的非油气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88%,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实现了经济结构大逆转。
盘锦市市委书记高科说:“当油田无法支撑发展,经济命脉就断了。当人们从油田获得的收入持续下降,城市就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而随着地方产业的崛起,大批产业工人转移到其他产业上来,有效化解了严峻的转型压力。”
转身向海突破发展空间
虽然位于辽河入海口,盘锦多年来却是一座“有海无港”的城市。
当一个城市只盯着资源要素,就会忽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面对资源衰竭难题,盘锦把发展视角投向了“向海发展、以港强市”的转型思路。
高科说:“原来靠海不见海、不知海、不用海。建设盘锦港,盘锦的发展像磁铁一般,被强烈的拽到对外开放、向海发展的轨道上来。”
2009年5月,盘锦港开工建设,到2015年吞吐能力达到3443万吨。盘锦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成为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通道。
向海发展,把盘锦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沿118公里海岸线,盘锦在辽河左岸开发建设辽东湾新区。“新区组建以来,短短几年就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盘锦向海发展的龙头。”辽东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锦华兴奋地形容港口有“发动机效应”。
一批“向海而生”的项目落户于港口所在的辽东湾新区。辽宁忠旺集团是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盘锦忠旺铝产业园计划投资189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带动就业约2万人。盘锦忠旺铝业公司负责人杨刚说:“我们选择盘锦,首先是因为盘锦港的区位优势。”
让城乡更加融合
转型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有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盘锦市大洼区新兴镇王家村村民高凌山和老伴儿最近离开城里的儿女家,又住回了农家院。高凌山说:“现在村里自来水、天然气啥都不缺,萝卜、大葱、黄瓜……打理我的菜园子,心情特舒畅。”
像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盘锦原来“城乡”“油地”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盘锦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刘志成说,盘锦立足“市域小、人口少、大油田、大农场”的特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逐步剥离城乡差别待遇,农民不出村便能享受到市民同样的服务。
大洼区榆树街道曾家村一户农民家的院子里放了3个垃圾桶。榆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海良说:“村民都知道,垃圾分类是能烂的做肥料,能烧的做燃料,其余的别扔掉。”
盘锦还把宜居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将农村建设成为接待外来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我们拿出大洼区1/3的面积打造稻田慢行系统,实现传统农业向旅游业的转型。”大洼区文旅局局长孙大勇说。
现在的盘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6%。到2015年末,盘锦城镇化率已达到72.25%,城乡发展更加融合,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