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摘录养生知识 独立制作养生剪报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林业教科书的编著者之一,国内很多林业教科书上都有他的名字。
退休后,他每周都会亲自搜集资料,自己出资打印近180份养生剪报,跟老伙伴们分享养生知识,共同健康生活。截至目前,剪报已经出了155期。
“写字让我心安,让我长寿,让我快乐。这些养生知识能让大家受益,我就更开心了。”已经94岁的蒋学良,如今仍然在用文字陪伴着他身边的人们。
有了这样的牵挂,老人感觉自己特别年轻。他说,自己收获的不仅是健康,还有带给他人的余香。
94岁老人自费制作养生剪报每周一期已有155期作品面世
每天上午9时许,94岁的蒋学良都会准时出现在辽宁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阅览室里,风雨不误。
记者看到蒋学良时,他眼睛上并没有带花镜,手里的钢笔飞快地在日记本上做着记录,“秋季食疗宜养肺补肺”,“秋季养生多吃水果多喝粥”……一篇篇文章呈现在纸上。
“我正在准备下一期养生剪报的内容,所以来这里查些资料。”蒋学良告诉记者,现在知识更新得特别快,每天都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学习,也有很多新的观点出现,所以自己必须随时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好根据新事物随时调整自己的选题方向。
坐在旁边的一位老人手中拿着一张A4打印纸大小的剪报,上面印着各种从报纸上选摘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个是老蒋做的吗?看了两年,今天才知道。”
因为蒋学良一直在默默地工作,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每周看到的养生剪报其实是这名94岁的老人一个人完成的。
当知道养生剪报的作者是谁后,老人向蒋学良竖起大拇指,“做得好啊!”蒋学良笑着回应,“大家爱看就行。”
蒋学良制作的养生剪报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知识。剪报每周一“出版”,截止目前已经出了155期。他每周都在自己订的4份报纸上查找资料,把选好的内容剪下来,再在一张A4打印纸大小的纸上排版、打印出来。
“不光要选内容,看位置,还得做得好看,其实也挺费劲的。”蒋学良笑着说。
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孟科长告诉记者,蒋学良制作养生剪报是自发的,所有内容的编辑、排版、打印等,都是蒋学良自己完成的。
“很长时间了,老蒋的养生剪报很受欢迎,来这里锻炼的很多老人都是养生剪报的忠实粉丝,大家都争相传阅。”孟科长介绍,蒋学良的养生剪报平时放在活动中心的食堂外面,很多老人来吃饭时,就会顺手取一份来看。时间长了,不少人对上边的内容非常认可。“内容很用心,都是根据当前季节、时令等定制的健康提醒,非常及时。连我都是忠实读者,每次出版我都会找来看,有时候还会拍下来发给更多人。”
“大家的认可,也是让我一直坚持的动力。”蒋学良说。
从小励志读书学成后回家办免费学堂
1924年,蒋学良出生在浙江绍兴,家里的几个姐妹都没有上学,他自己也小学没毕业就跟着父亲学做生意,父亲给他取名“蒋精发”,寓意精明、发财。
7岁那年,蒋学良因为家庭变故,一个人到上海的姐姐家生活。上海有学堂,蒋学良便跟姐姐商量要去学堂上学,姐姐很支持他。
由于他认真好学,先生便给他改了名字,叫蒋学良。
认了字,见识广了,蒋学良发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当时多地被日寇攻陷、占领,都是因为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一定要多学习知识,才能救中国。”
因为战争,很多学校都停课了,蒋学良为了上学辗转了很多地方,高中三年就换了四五个学校。即使这样,他仍然没有放弃学习。
蒋学良对学习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他最终成功考上了大学。但大三上半年,他却因为一些原因无奈办理了退学,回到老家。
即便如此,蒋学良也没有放弃学业,而是以其他形式继续学习。
回到老家后,蒋学良和妻子的哥哥一同兴办了“兴盛义务小学”。他们向当地的有钱人募集善款,筹建了一所免费的学堂,帮助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读书、认字。
随着孩子的增多,蒋学良深感身上担子的艰巨,他努力将自己学过的知识教给更多的孩子。
“当时校友们鼓励我说,你虽然不在学校学习,但你的行为一样是在支持国家,支持革命。”蒋学良说。
新中国成立后,蒋学良再次回到大学,完成了未竟的学业。
蒋学良大学所学专业是林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林政局做技术员,支援东北建设。
当时的林业教材都是从俄罗斯引进的,蒋学良便从报刊、杂志上摘录与国内林业相关的内容,给学生讲课。
之后,蒋学良一直留在沈阳林校任教,中央林业部曾聘请他作为全国中等林业学校编审委员会委员,编写教材。
为此,蒋学良走遍了中国的各大林区,参与编写了很多造林,护林等方面的书,第一代的《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森林防火》等教材,都是由他主编的。
90岁开始制作养生剪报服务老伙伴
退休后,蒋学良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到老年大学学习唱歌、作曲、电脑等技能,他还组建过合唱团,帮儿子联系公司业务,用全部家当买过股票……
说起当年的往事,老人眼睛亮了起来。“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愿意接受新事物。虽然现在年纪大了,可我仍然不愿意闲着,每天都要来老干部活动中心看看,为大家做点事。”
90岁的时候,蒋学良决定制作一份养生剪报,服务老伙伴们。
如今,蒋学良不管是生病还是刮风下雨,他的养生剪报都会在每周一准时出现在老伙伴们手中——老干部活动中心26份,三年二班80份,老年大学30份,老年合唱团40份,这近180份剪报,占满了蒋学良每天的下午时光。
这份剪报里除了养生保健知识,还有手写的一些小笑话、成语填空、小谜语等,很多人都会在剪报中留下答案,与作者互动。
记者注意到,这份养生剪报内容详实,很受欢迎,但在活动中心里却很少有人知道是谁制作的,因为在剪报中很难找到署名。
经过仔细查看,记者才在剪报一处很不显眼的地方,发现了“绍兴老人”几个小字。
蒋学良说,“我没留自己的名字,只留了‘绍兴老人’。因为我老家是绍兴的,也算是代表我了。做这个并不是为了出名之类的,主要是为了给老伙伴们带来些好处,这比什么都强。至于自己,真没想那么多。”
制作养生剪报他收获了健康与快乐
蒋学良每天下午3点多开始看报纸、找资料,准备制作养生剪报。虽然剪报只有一张A4打印纸大小,但在内容选择、排版、打印、与读者的互动上,他都没少下功夫。
“每次看到有人在养生剪报上给我提意见,或者在填字游戏的空白处写上答案,我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因为这让我知道有人在关注这份剪报,我能给大家的业余生活带来活力。”
蒋学良介绍,就连他家附近的复印社都非常支持他的这项工作。“正常打印要1元钱一张,可听说我做养生剪报的原因后,复印社一再给我打折,现在只给我算几毛钱一张的成本价。”
“复印社这么支持我,帮我省了不少钱。”蒋学良说,养生剪报虽然看起来是自己一个人在制作,但其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忠实的“读者”,给他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这让他不断改进、完善,剪报也做得越来越专业。
蒋学良说,“做剪报对我自己来说也非常有收获,我现在身体健康,眼不花,耳不聋,还曾经获得过‘辽宁省健康老人’的称号。有目标就有动力,我觉得健康的身体与制作剪报是分不开的。”
对话蒋学良
不看重名利只想为大家做点事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你有做剪报的想法?
蒋学良:我一直是老年大学班级里的老大哥,大家都很照顾我,也很敬重我,我就想为大家做点事。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健康,我就在报纸上摘些健康养生的内容,编辑在一起,方便大家阅读。时间长了,很多老伙伴都很认可,也很愿意看,这就是我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记者:您已经90多岁了,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您的身体可以应付得来吗?
蒋学良:可以的,通过做剪报,我自己也了解了很多养生知识,每天坚持照做,现在身体很好。做剪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如果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做下去。大伙喜欢看,也是大家对我最大的认可。
记者:家人同意您这样做吗?
蒋学良:因为我身体很好,他们也就没有阻止过我。现在跟大女儿住在一起,她把我照顾得很好。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我都会从家里步行10分钟到活动中心,即使住院都要来看看。
记者:剪报已经出了155期,为什么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蒋学良:我这辈子都在做文字工作,也编写了很多书籍,现在年纪大了,就还想做些文字工作。名利这些东西我都不看重,只要我做的这些东西是老伙伴们真正想看的,能给他们的老年生活一些好的建议、提醒、乐趣就行了。至于是否留名,对我来说无所谓。
记者:每周都要印180份剪报,这些钱都是自己出吗?
蒋学良:是我自己拿钱。复印社很照顾我,看我这个老头这么大岁数了还坚持做这些事,所以给我算得很便宜。一张才几毛钱,一个星期20块钱,也不算什么事。
记者:您身体现在怎么样?每天看报、剪报,眼睛不会累吗?
蒋学良:我眼睛做过一次白内障手术,手术后就没什么事了,不花,看东西不用戴花镜。另外,我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做一套按摩操,对眼睛非常有好处。这都是我在做剪报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很实用。
记者:养生剪报有什么秘诀吗?为什么大家都爱看?
蒋学良:首先我也是老年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们老年人想了解的,无非就是一些养生、保健方面的常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实时的提醒和建议,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效,所以我把这些内容集中摘录下来,方便大家阅读。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