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昂扬激情奋力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
曾维
近日,李长春同志《辽沈大地改革潮》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李长春同志1982年12月至1990年7月在辽沈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书信等文稿124篇,照片143幅,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真实记录了辽沈大地改革开放的那段峥嵘岁月,全面反映了辽沈大地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的历史精神风貌。通读这部著作,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20世纪80年代,正值全国改革开放破题起步的历史时期,辽沈老工业基地拉开了振兴发展的序幕。在这个特殊时期,李长春同志先后担任沈阳市市长、中共沈阳市委书记、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代省长、辽宁省省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量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突破性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辽沈大地改革潮》收录的各类文稿以及珍贵照片中,我们又重温了那个澎湃激荡、波澜壮阔的火热年代,领略到李长春同志作为改革先行者的那种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胆识魄力。
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出台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措施为标志,老工业基地改革振兴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辽沈大地改革潮》的结集可谓恰逢其时,是一部研究辽沈老工业基地振兴史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历史文献,是一本以改革创新精神开辟科学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教材,为我们在新时期推动辽沈老工业基地迈向全面振兴新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必须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振兴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是贯穿《辽沈大地改革潮》全书的主线,书中文稿几乎篇篇都与改革相关,仅标题含有改革一词的就有20余篇。当年,辽沈老工业基地深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困难。作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市长、市委书记、最年轻的省长,李长春同志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冲破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的羁绊,着力推进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的总标志是,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等许多工作思路,使辽沈大地的改革热潮迅速兴起,不仅推出了实施企业破产制度等一系列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改革措施,而且开展了以启动铁西工业区总体改造规划设计来引领铁西加快转型等创造性实践,有力推动了辽沈地区的振兴,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伏笔。这些改革实践中包含的大量宝贵经验和改革创新思路、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现阶段,对于老工业基地而言,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改革创新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构筑加快赶超跨越的新优势。我们一定要全面学习李长春同志那种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勇气、改革的力度,全面深化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环境、拓宽创新道路、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切实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不断增强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后劲。
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环境建设这一关乎长远的战略任务。在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李长春同志以前瞻的视野思考工作,坚持把环境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先后提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怎么样,是衡量这个地区主要领导干部文明程度的标志,有没有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标志”,“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放在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上”,“抓住了交通、能源,就抓住了经济建设的牛鼻子”等等,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境建设工程,充分体现了打基础、谋长远的战略思维。在沈阳工作期间,李长春同志亲自研究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启动实施一大批环境美化绿化工程和城建重点项目,开启了沈阳优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品位的序幕。
)《建设好南运河带状公园,造福沈阳人民和子孙后代》一文,就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年李长春同志带领广大军民通过艰苦奋战改变沈阳城市面貌的火热场景。没有李长春同志等老领导、老同志辛勤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就不会有沈阳现在环境建设的大改观。我们一定要继续把改善环境牢牢抓在手上,大力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夯实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环境根基。
必须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透过《辽沈大地改革潮》的字里行间和感人图片,我们深深感受到李长春同志那份履职为民的宗旨意识、心系群众的百姓情怀。李长春同志动情地说“改革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创造的”,强调领导干部“不是为当官,而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一些实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李长春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以兄长朋友的身份语重心长地与失足青年谈理想、讲法纪,到即使公务繁忙也亲自参加普通工人的集体婚礼,从深入企业职工、副食商店经营者和农户中谈形势、谈生产、谈生活,到具体解决职工后勤生活、城市市场、农村救灾、动迁户安置等问题,用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忠诚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李长春同志在沈阳工作期间,还专门开通了市长专线电话,时刻倾听群众呼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所有这些,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树立了标杆,是各级干部身体力行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教材。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为要、民生为大”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重大关切,深入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和制度化工作机制,促进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必须扎扎实实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部署。上世纪80年代,面对一些不正之风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滋生蔓延的情况,李长春同志坚持把从严管党治党贯穿抓班子带队伍、抓改革促振兴的全过程,强调“增强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是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搞好改革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在各级班子新老交替之际,更是鲜明指出,“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英勇精神的班,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班,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连续性的班,而不是接当官的班”。李长春同志还非常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勇于担当的示范表率作用,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领导能不能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能不能有一个敢于负责、善于领导的气魄,能不能有一个迅速改变你领导的那个地区面貌的决心。”并以身作则带头深入一线察实情、解难题,使“领导干部要做出样子、拿出样子”不断成为自上而下的高度自觉。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然振聋发聩,对于我们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行好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着力打造政治清明、干部清正、风气清新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沈阳改革再出发、振兴再跨越的新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传承好、发扬好老一辈领导同志的优良传统,以昂扬激情推动沈阳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全面开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崭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zfw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