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如何向生态要效益
此时,海拔2250米的海口林场瞭望台上,46岁的瞭望员陈华正环顾满山苍翠,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刚毕业一年的29岁姑娘严毅正在林场生产科的办公室里紧盯着实验仪器,不时低头记录些什么。
在昆明海口林场59年的历史中,江志祥、陈华、严毅分属于“林一代”“林二代”“林三代”,从荒山到林海,几代人在这里“为绿而战”。如今,当国有林场改革的号角吹响,这里的人们凝神思忖:如何在守护好这片山林的同时创造更多效益?
荒山变林海: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都是荒山,光秃秃的呀。”回忆起海口林场刚刚建立时的场景,江志祥一直喃喃重复着。建场初期,海口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而现在,海口林场有4个林区,营林面积6829.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54%,是昆明滇池西面的天然生态保护屏障,也是昆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采种、育苗、造林,林场刚成立时,江志祥和40多个“林一代”每天在山里辛苦劳作。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海口林场并栽种了一棵油橄榄树苗。从此,油橄榄树成为海口林场的特色树种。51年过去了,那棵枝繁叶茂的“总理树”仍矗立在林场场部,与周围的林海遥遥相望。
这是海口林场曾经的光荣,它也曾有过变革的梦想。2003年,林场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此不能再有任何经营活动。2007年以后,海口林场所辖林区基本无林可造,每年只需补种树木。主要工作从造林转向管护后,这里的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围绕着场内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海口林场建起昆明市林业展览馆,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林业科普教育的试验田;重新整合人员结构,积极引进大学生和研究生到林场工作;筹措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改善了林场职工的生活条件。
保护与发展:林场改革怎么改
改革和发展,让海口林场的现状好于从前。
“以前,瞭望台没水也没电,去半山腰挑水要走十里路。”2005年,退伍转业的陈华选择来到林场,每年在瞭望台要待上320多天。“2010年,这里通了水和电,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
然而,尽管有所改善,海口林场职工的生活现状实在难以用让人满意来形容。每个月,陈华大概能领到2000元,研究生毕业的严毅拿到的工资也是2000元左右,比起她那些在昆明市区工作的同学少了很多。
和外面的世界相比,林场迫切需要一场改革。但是,林区已有的树木必须保护,不能砍伐;山岭已被森林覆盖,没有空地发展其他产业。国有林场改革,怎么改?如何向生态要效益?
就地取材,见缝插针。在靠近海口林场场部的一块林地下,场长陈金龙拿出16亩地尝试种植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刚种了一年,除黄芪的种植效果不太好,其他药材长势都还不错。”以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为突破口,海口林场开始了新的改革实验探索。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海口林场还打算建一座林度森林公园。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林度森林公园目前已完成了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还将开展其他项目。陈金龙介绍说,林度森林公园规划占地5100多亩,集生态、科普、健身等内容为一体,油橄榄园区也将被纳入公园范围。
“因为改革,场里推进了很多基础性研究项目,从事研究工作的我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和平台。”而说起对改革的期待,严毅会心地笑了,“要守护好这片林海,让绿色资源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通过改革让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善。”(记者 陈晨 李慧 郑北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