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内生动力
一个物体要往前移动,第一要有动力,第二要克服摩擦力,经济变革也是如此。要突破辽宁的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根本出路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缺动力,关键是克服和降低经济前行道路上的“摩擦力”。
辽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已经创造了一系列全国纪录—————率先放宽注册资本条件,比全国提前两个月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版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审批手续工作日由60天减至20天;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系统配套、完整闭合的制度体系,也为全国首创……
而回顾十余年来的振兴道路又不难发现,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思维观念的障碍,至今仍是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突出问题。去年,我省一个地方借助民政部门建设一个养老中心项目,跑了10个月,盖了133个章,也没有正式进入审批环节。当地对这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举一反三,以此为契机大刀阔斧推行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此事已得到圆满解决,而其折射出的若隐若现、影响巨大的“摩擦力”,以及全局性体制性的深层弊端,解决起来又非一日之功。
北大教授周其仁前不久在沈阳召开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摩擦力”形象地比喻为:“大领导轰油门,中领导挂空挡,小领导就是不松刹车。”正是因为存在“摩擦力”,“最后一公里”成为改革的“中梗阻”。譬如简政放权,一些地方有时是这边减、那边增,甚至异变为玩“数字游戏”;对中央部署的政策,一些部门不下放,只截留;一些“红顶中介”,在政府、企业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面对企业扮政府,面对政府扮企业,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使企业负担减不动,也给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摩擦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上,往往是,我们的顶层决心极大,基层的期盼尤为强烈,但是“中梗阻”和“摩擦力”又一再出现,深刻地说明改革就是自我革命,必然要触及利益固化的藩篱,必然引起“很大的挑战”。克服“摩擦力”,不是靠几句规劝号召就可以奏效的,而要动体制机制。比如对于新形势下的“为官不为”,就给我们的干部管理、考察、惩治制度提出了也要改革的紧迫要求。“宁愿不做事”,就不要“做官”;“只求过得去”,就要“无功便是过”。再也不能让“只要不出事”的官员,继续“平静”地混迹于官场仕途。总之,只有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着眼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老的和新的“中梗阻”,使我们的改革得以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突破中梗阻,克服”摩擦力“,防止不作为,把改革开放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辽宁人必须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向尚未根本解决的体制性、结构性弊端宣战,以改革开放来破除振兴路上的一切顽瘴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