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改革聚强劲能量新常态下谋健康发展
改革风推浪涌,信心勇立潮头。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起步之年,更是沈阳谱写改革赞歌的奋进之年。
2014年沈阳经济总体增速趋缓,显现出“三期叠加”特有的发展曲线。沈阳咬紧目标,深耕改革,交出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优秀答卷。
今天,一年一度的全市两会拉开帷幕。两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新常态下,如何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谋划好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新常态下,沈阳从产业格局到发展方式、从改革思路到人才战略,正在平稳的经济运行图景下发生剧烈的核变。正道是:深耕改革聚强劲能量,新常态下谋健康发展。
底气源于准确把握客观形势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沈阳果敢前行的底气,源于对客观形势的准确把握和理性分析。
回望2013年冬,沈阳即将迈入振兴发展新十年的历史时刻。中共沈阳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好深化改革、稳定增长、改善民生、优化环境等重点工作”,时至今日,许多代表委员对此记忆犹新。
在经历了一整年的发展风浪洗礼后,代表委员们由衷感慨:新常态下,依靠粗放的投入方式和传统的发展模式带领沈阳实现振兴是行不通的。正是市委审时度势,科学摆布,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初期便强调要以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为沈阳市应对新常态下的新特征赢得了宝贵先机。
砥砺前行一年间,沈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均由主要领导挂帅,带领调研组数次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科研院所、工程一线,把脉经济运行,调整施政方略,鼓舞发展斗志,其良苦用心最终回报在了沈阳改革振兴的每一丝进展中。
当下,一场沈阳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正在深入开展。沈阳立志发扬毛泽东同志“寻乌调查”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数据,理清阻碍沈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从而为沈阳通盘谋划新一轮振兴发展,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继续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撑。
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亮点频现
2014年,沈阳以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智能机器人、航空、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沈鼓集团、沈飞集团获中国工业大奖。新松机器人入选中国市场最具竞争优势移动机器人企业十强。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成为省级产业基地。国家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殊荣花落沈城。2014年上半年,沈阳IC装备企业实现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利润8500万元。
2015年1月8日,华晨宝马第100万辆国产宝马汽车整车正式下线。在华晨宝马和上通北盛等重点企业的拉动下,汽车产业成为沈阳工业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2014年,沈阳全年共生产汽车整车109.5万辆,同比增长5.2%,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预计实现产值2200亿元,同比增长13.3%。
车轮滚滚向前,依靠的是沈阳传统产业优势,抛却的是陈旧滞后的发展模式,奔向的是科技含量高、产业收益大的新目标。
2014年,当沈城百姓流连于皇姑区东北簋街、铁西区兴顺夜市的风味美食,感受着和平区中山路和沈河区皇城地区的“文艺范儿”时,会由衷地赞叹:沈城之夜更加声色动人了。而人潮灯影的背后,蕴含的是“夜经济”对于拉动消费需求、促进结构调整、吸纳就业和创业、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巨大作用。
康平的生态旅游,法库的特色陶瓷,新民的现代农业……过去的一年,沈阳县域产业特色突出,崛起势头明显。农民群众在春种秋收之外,有了更多的期待,正努力在新型城镇化的车辙里,探寻发展的轨迹。
此外,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沈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意见》,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民生等项目,进一步释放民间资本投资潜力提供了政策遵循;积极推动“营改增”,工业企业分立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82户,沈阳的三次产业格局变得更加均衡;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沈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让沈阳正式迈入了数字城市的行列……经济领域的新亮点,给人带来无限的欣喜和力量,让沈城振兴发展热流涌动。
重点领域深化改革积极突破
有危才有机,乘风好行船。一些代表委员提出,沈阳必须直面老工业基地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解决好“发展动力何处来”的问题。
沈阳从顶层设计入手,大刀阔斧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一年间,政府部门由45个精简到40个,全年分两轮共取消和下放行政职权649项,简政放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优质的发展环境中,沈阳人干事创业的劲头,积聚起百川归海的波澜壮阔。2014年,全市新登记公司22568户,同比增长74.5%;新登记公司注册资本总额909.1亿元,同比增长122%。
“任何一项技术和产品,既要有技术的高度,又要有市场的广度。面对眼前的热潮,我们是当一个欣赏者,还是参与者,从中获取一笔财富?我们需要快速觉醒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的话,道出了工业4.0时代下,沈阳企业积极投身改革洪流的豪情。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沈阳企业主动调整经营模式、产品结构,推陈创新,强健了自身应对市场风险的筋骨。
沈阳新松机器人抓住高端客户建设“数字化工厂”和传统行业对“机器换人”的迫切需求,与国内外一线企业签订了系列重大合同,不仅在高端市场巩固了竞争优势,而且加速进入了电子装配等新兴市场。
远大集团把握住世界性金融危机逐渐消退和新兴经济体迅速成长的契机,重新确定国际营销的目标市场,确保了新市场的快速增长。东药集团完成定向增发。沈鼓集团完成私募股改和员工持股,并率先打破二三产业的壁垒,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沈阳化学工业园投资220亿元的CPP项目建成后,全市化工医药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主导产业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2014年,沈阳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全市新增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54家。盛京银行、禾丰牧业、萃华珠宝实现上市。2015年沈阳市将进一步发展新兴业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014年9月,沈阳市委主要领导率经贸代表团赴欧洲经贸洽谈,大力宣传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成功举办了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合作项目说明会,促成了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大的优质项目落地,为沈阳推开了机遇之门。
一年间,沈阳市积极参与央企、沪企、民企辽宁行活动,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活跃的发展氛围,带动了中法沈阳生态园、中德装备园等一批富有前瞻性和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园区发展建设。
万众一心、戮力振兴,沈阳改革发展之势,鹏程万里。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在保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研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出困境,这在目前已成为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的普遍共识。”面对制造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的困境,北方交通重工集团科技发展部副部长杨延羽的话,让世人对沈阳制造业的创新意识交口称赞。
依托由28个研究所构成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00余名研发人员构成的科研储备,北方交通重工集团先后自主研发了道路清障车、高空作业车、汽车起重机、煤炭掘进机等6大类、30个方向的400余种产品,帮助企业实现逆势增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4年,沈阳制造业园地中,还有沈阳机床自主研发的i5系列智能机床领跑世界同行业、新松机器人国内首条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试生产、东网科技东北区域超算中心投入使用等新突破带来春的消息。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力度
“发展为要,民生为大”,是过去一年沈阳振兴发展乐章中最为动人的音符。
2014年初,沈阳向市民承诺了总投资规模达35.8亿元的12件33项民生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惠及群众超过200万。全市在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已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83%以上。
蓝天绿水、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一直是民心所向。2014年,沈阳市拆除了20吨以下的锅炉房134座,完成新北热电等8家电力企业脱硫、脱硝改造和95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
在抓好民生的同时,沈阳市也加大了对社会事业的投入。2014年,全市共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50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4300张,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2014年国庆夜,浑河岸边盛京大剧院“蓝钻”点亮的一刻,注定在沈阳人心中留下最瑰丽的印记。而当晚久久回荡在音乐厅的《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更是全体观众对沈阳致力改善民生成果的深情赞美。
2014年12月26日,体育惠民工程之一的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正式面向社会开放。随即,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便呈现出火爆场景。正如当初的决策预期一样,沈城市民以全民健身中心开放为契机,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之中,充分展示出健康生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015年,沈阳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等任务注定更加艰巨。对此,沈阳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认清沈阳发展的历史方位,认真处理好总量与质量、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做大总量,在调整存量的同时不断做优增量,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和人才的引领作用。
编辑: zfw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