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三条路 朴槿惠还能撑多久

01.12.2016  17:36
    韩国总统朴槿惠11月29日再次“突袭式”反击,针对“亲信干政门”发表第三次面向国民的谈话。朴槿惠此次谈话引发各种猜测,而她所要传达的核心要点是,“在朝野各党派协商出平稳交权方案后,将根据国会安排的日程和法律程序卸任”。这意味着韩国政局未来发展将有三种可能。

    朴槿惠第三次谈话的时机选择很有讲究,即在主要在野党弹劾草案终稿即将出台前。这客观上抢占了一定主动权,部分消减了即将面临弹劾的压力。谈话发表后,执政党新国家党的“非朴派”议员内部出现了动摇,已有人改变原先支持弹劾的立场。新国家党党鞭郑镇硕建议朝野重新考虑弹劾前景。

    但在野党不为所动,坚持最晚将在12月9日表决“总统弹劾案”。当地舆论认为,若表决延迟,弹劾动力可能削弱,或出现更多变数,因此在野党将力促尽早通过弹劾案。

    根据弹劾程序的相关规定,在一定数量的国会议员提请弹劾议案后,国会将在24小时后进行投票,获得三分之二即200票以上赞成方可通过。目前,在野党拥有171个议席,朴槿惠谈话前已表明赞成弹劾意向的执政党议员有40余人。

    若弹劾案通过,议案将交付宪法法院裁决。宪法法院最迟需在180天内作出裁决。若宪法法院裁决弹劾案成立,朴槿惠将被取消总统职务,此后60天内将举行新的总统大选。宪法法院9名法官中,两名将于明年3月底前到任,而新法官人选仍需经总统提名。由于弹劾案成立需要获得宪法法院6名以上法官支持,仍存在被否可能性。

    在野党认为,当前局势下,执政党“非朴派”无法对弹劾案说“”,因为如果议案遭否决,执政党议员将全体背锅。但在朴槿惠讲话后,“非朴派”的弹劾赞成票可能出现变数,不排除弹劾案遭否决的可能。一旦如此,民意怨气将转移至国会,届时韩国朝野恐将极度对立。

    韩国媒体认为,即使弹劾案通过,最快也要到明年3月,而总统大选最快将于明年5月进行。

    朴槿惠想“有序退位”有点难

    朴槿惠谈话中说,她将把“包括缩短总统任期在内的去留问题”交由国会决定,但她安排了一个前提,即“如果朝野对她下台的时间能达成共识”。

    问题正在于,韩国朝野达成共识并不是一件易事。执政党想放缓摊牌速度,在野党则想加快步伐。对于朴槿惠应该何时下台、下届大选何时举行,朝野分歧深刻。新国家党由于尚未找到合适的总统候选人,希望大选日程尽可能后延,尽量将朴槿惠“亲信干政”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而对于目前民意支持领先的在野党总统候选人来说,大选越早安排越有利。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说,为安定政局,朝野元老有意祭出“有序退位”招,即让朴槿惠只保留总统名分,将实权交给总理和内阁,以实现政局平稳过渡。

    但这种安排将涉及韩国朝野的另一主要分歧,即在过渡阶段对总理人选、过渡内阁组建的主导权之争。

    因此,表面上看,朴槿惠是将自己的去留交给国会,但实际上,国会接到的是“烫手山芋”。如果国会连总理人选都僵持不下,总统去留时间就更没人能说了算。谁在权力空白期出任总理,这可能是下一步政局发展的关键。

    而此选项下,韩媒给出的时间表是,朴槿惠最快能于明年4月离开青瓦台,随后60天内,即明年6月有望举行总统大选。

    或提前半年进行总统大选

    第三个可能选项是修宪。韩国舆论分析,朴槿惠说的“按照法律程序卸任”,可能暗指修宪。

    主张修宪派认为,修宪内容可包括将总统任期从5年缩短为4年、缩小总统权限甚至改行议会内阁制等。修宪需要首先在国会组建修宪特别委员会,特委会制定修宪方案后交由国会表决,在获得国会三分之二以上赞成后,还需要在30日内经国民投票赞成后才能生效。

    这样一来,朴槿惠所说的“缩短任期”,意味着并非弹劾下台或辞职下台,而是走完了“新宪法”设定的总统任期。

    韩国舆论分析,如果选择修宪选项,理想的政治日程是:12月中旬成立修宪特别委员会,明年3月临时国会通过修宪案,4月举行国民投票,6月举行总统大选。

    但修宪方案遭到文在寅、安哲秀等在野党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的反对。执政党内“非朴派”议员也指出,从民意和在野党的立场看,修宪主张难以实现。

    总之,上述三个选项中,尽管朴槿惠都不可能很快下台,但三条路的时间表都指向了2017年6月,即提前半年举行总统大选。

    可以预料,这期间韩国政坛争斗不会平息,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也将会持续。

    潘基文卸任联合国秘书长明年1月22日回国

    潘基文是韩国总统热门候选人之一

    韩国媒体11月3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卸任后,最早将于明年1月22日返回韩国。根据这名消息人士的说法,潘基文届时或将向韩国民众发表公开讲话。

    潘基文一直被视为执政党新国家党潜在的总统候选人。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她所属的新国家党支持率下跌,潘基文也遭到“连累”,支持率有所下滑。

    最早明年1月22日回国

    韩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潘基文卸任联合国秘书长后,最早可能在明年1月22日返回韩国。届时,他可能对韩国民众发表一场公开讲话。不过,这名消息人士没有就这一讲话给出更多细节。

    这名消息人士说:“潘基文卸任后,将需要约两到三周时间进行交接和收尾等工作。在完成这些事情以后,他将返回首尔。他可能最早在1月22日抵达首尔,最晚在1月25日。他一回国就将立即发表讲话。

    一些消息人士猜测,潘基文在这场讲话中将主要谈及自己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的工作。同时,他也有可能就韩国国内政局发表看法。

    潘基文近年来很少就韩国国内事务表态,称自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联合国相关事务上。但今年10月底,韩联社援引潘基文一名熟人的话报道,针对朴槿惠“闺蜜门”事件,潘基文首次打破沉默,对韩国政局表示担忧。

    根据这名熟人的说法,潘基文说:“我希望,这种局面能很快解决。我真的感到担忧。

    潘基文未明确参选意向

    韩国定于明年举行总统选举,潘基文虽然从未明确参选意向,但仍被韩国舆论视为热门候选人之一。一些媒体称,朴槿惠及其支持者对潘基文参选总统表示支持,他可能成为执政党新国家党“亲朴派”推出的候选人。

    不过,一些消息人士透露,潘基文似乎另有想法。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说:“潘基文不想被视为某一政治阵营的成员。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由于朴槿惠和新国家党支持率持续走低,为了在总统选举中免遭朴槿惠“闺蜜门”事件连累,潘基文可能会采取与朴槿惠和新国家党“划界”的策略。

    现阶段,韩国下任总统人选呼声最高的有三人,分别是潘基文、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文在寅和在野党国民之党前联合党首安哲秀。在“闺蜜门”事件曝光前,潘基文在多项民调中都处于领跑地位。

    但在最新民调中,潘基文优势有所减弱。韩国《中央日报》上周进行的一场民调结果显示,在所有总统潜在候选人中,潘基文支持率为18.1%,排名降至第二位。文在寅则获得21.5%的支持率,排名升至第一位。

    而在今年9月的一场类似民调中,潘基文当时支持率达到32.7%,文在寅仅为17.3%。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