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努力实现教育创新发展

16.03.2015  11:48

 

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辽阳市教育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和宣传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和系统安排,切实把会议的精神实质传达到基层和各级各类学校;其次,结合编制辽阳市教育“十三五”规划,进一步进行安排部署,及时下发编制辽阳市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各方声音,为科学编制方案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报、宣传栏等媒体,对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广泛的、有深度的宣传和解读,在各级教育部门中营造了的良好氛围。

一、迅速行动,及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首先,在2月27日下午,辽阳市局苏萍局长组织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认为,要通过学习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全市2015年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推进教育新常态下的创新发展。其次,苏萍局长带领办公室人员,分别找各个科室负责人、分管局长就本部门工作对照省教育工会会议精神逐项梳理、分析,形成本科室的工作要点,从而使整个辽阳教育工作安排既有本市特点,又与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高度融合,并及时充实到辽阳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之中。第三,为使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能及时传达、宣传、贯彻、落实到位,确保新学期开学前各单位能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全体教职工面前,辽阳教育局于2月28日下午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而持之以恒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高效务实,协调有力的联动机制。一是重视到位,形成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为确保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能及时贯彻落实,教育局成立以办公室为牵头的督查工作办公室,限期完成上级指示、指示精神,从而使工作到位、责任到人。二是措施到位,方式方法切实可行。先后下发《关于规范信访秩序的通知》、《关于局直单位加强基建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责任追究制(试行)、一次性告知制(试行)、限时办结制(试行)、首问责任制(试行)、服务承诺制(试行)等规章制度,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二是宣传到位,利用各种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及时报道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新的教育形势面前直面挑战,锐意进取,抓重点、树亮点、破难点,为教育的大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三、未雨绸缪,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早动手早安排,以文件的形式将新学期工作及时部署到位。二是制发有关文件强化工作落实。近日下发了《辽阳市教育系统开展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关于做好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的请示》、《辽阳市关于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实行学区制和试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的暂行办法》等工作,使得基层学校有章可循。三是组成检查组,对新学期开学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工作中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作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从而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四、下步工作设想

(一)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建设教育强市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到2015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要求。

二是积极争取政府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建立公益性,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模式。

三是积极争取政府去接努力增加投入,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要通过改革创新,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

一是以发展促公平。结合辽阳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对薄弱学校加大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盖面,在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基础上,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入住。

二是以改革促公平。通过采取校长和优秀教师合理流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学生“阳光分班”等创新措施,缩小学校间、城乡间、区域间差距,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以扶困助公平。加大投入,确保各级各类扶困资金发放到位。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保证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100%就学。

(四)强化质量意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义务教育阶段着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高中阶段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着力为高等教育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进一步尝试特色高中的发展模式。职业技术教育阶段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着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努力通过资源整合,发挥驻辽阳高校的积极性,尽快实现建成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的目标。要根据不同要求,加快建立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考核体系。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全市各级幼儿园省级示范园率达3%,每个乡镇建立1所标准中心幼儿园,形成以公办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为主体,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五)强化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加强对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的管理、监测和奖惩。突出抓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开发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围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实事求是,科学安排,保证投入,实施校安工程,确保完成校舍改造、薄改、校舍消防改造工程计划,当年工程当年完工。

三是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防止校园特大刑事和恶性案件的发生。特别是农村校车配备与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利用好工资分配的杠杆,发挥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全面构建各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学习制度,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加强教育行风治理,继续严查教师滥补课行为。

刘宁当选辽宁省省长
  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0教育厅
刘宁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教育厅
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在辽宁教育学院成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