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第七届辽文化年会在法库县召开
振兴突破大辽福地谱新曲;争当先锋宰相故里写传奇。12月14日,法库县委、县政府举办了第七届辽文化年会暨研究会换届会议。会议由县委宣传部部长杨少英主持,会上选举产生了辽文化研究会新一届成员,听取了会长耿彪同志作的工作报告。
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包括法库人民在内的北方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年会的召开对法库县筑牢文化根基、培植文化沃土、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引领文旅产业发展及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不断探索辽文化发展路径,累计研究考证确名境内福州、原州、渭州、宗州、安定县、灵山县、熊山县“四州三县”等辽代州城7座,昌平堡、娘子庄等辽代村落2个,以及石熊山、辽代烽火台,初步整理了法库辽代萧氏后族及契丹民俗风情的相关资料。排演《宰相还乡》、《白鹤缘》等微电影、戏曲7部,《白鹤之恋》、《灵山湖荷花》、《白鹤舞》、《萨满舞》等歌曲、舞蹈20余件,编纂辽文化研究专文110多篇,出版《辽文化研究》11辑13本,约300万字。
县长孔德树到会并致辞,他指出:“辽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法库作为萧氏后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本届辽文化研究会,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形成文旅产业规模为目标,将文化注入法库发展之中,让文化成为发展之魂,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发展硬指标。”
近年来,法库县致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擦亮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硬实力”,着力构建了以辽文化为重点的陶瓷文化、航空文化、白鹤文化、酒文化等交相辉映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了“大辽福地、宰相故里、白鹤之乡、人文法库”的文化品牌。
首先是以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和主导产业发展。培育“大辽酒乡”品牌,推出“大辽福酒”、“辽国贡酒”、“辽乡古酿”等具有辽风格的白酒名品,研发出鸡冠壶、白鹤标识挂坠胸针、埙、双陆棋等辽文化陶瓷文旅创意产品。
其次是建设文化产业平台,引进优质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建成辽文化标志性建筑白鹤楼、白鹤公园、辽代风情小镇、东湖中学城以及尚书府、尚品南苑、东湖学府等凸现辽代地域特色的建筑群;增添了灵山湖、白鹤大道、宰相大桥、奚王岭、鱼梁湖、东木叶山等带有浓郁人文风格的城市文化符号;举办了白鹤节、巴尔虎山登山节、大辽荷花节、圣迹山千年古枫节、大辽风情旅游节、大辽美食节、冰雪节、冬捕节等系列节庆活动。
县委书记刘阳春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发挥文旅产业促进会的作用,注册如白鹤矿泉水、大辽福酒、农产品、陶瓷等创意产品,引领特色品牌走出法库,促进文旅产业增收、农产品增效,真正把文化名片固化为产业标识,推动产业发展。”
接下来,法库县将高扬文化旗帜,以特色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文旅、陶瓷、酿酒、绿色农业、餐饮、文创、通航”等产业,不断讲好法库故事,传播好法库声音,树立好法库形象,真正走出一条转型之路、创新之路、开放之路。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