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费”预算方式调整盘活存量资金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新增费”)为坚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渠道。然而,近年来,有些地方政府迫于占补平衡压力,使用“新增费”开展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积极性并不高,使“新增费”出现了结存。
为了盘活“新增费”存量资金,更好地保障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后加强土地整治工作保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2017年1月1日起,“新增费”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转列为一般公共预算。
“新增费”为土地整治提供资金渠道
据了解,“新增费”是指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时,向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县、市政府收取的平均土地纯收益。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新增费”的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政府,专项用于耕地开发。“新增费”的设立,为土地整治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渠道。
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1999年以来,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将“新增费”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专款用于土地整治支出及其他相关支出,同时指导地方以“新增费”为主体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对守住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十二五”为例,全国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03亿亩,其中通过土地整治建成面积约占建成总量的60%,累计补充耕地2700多万亩,农田产出率提高10%—20%,惠及1.02亿农民,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700余元,农民参加土地整治劳务所得合计超过1100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总体趋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就必须长期坚持土地整治工作,必须更好地发挥“新增费”的作用,从而保障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
预算管理方式转变唤醒沉睡的“新增费”
据介绍,2017年之前“新增费”作为政府性基金,采取的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管理方式。然而,由于一些地方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补充耕地的现实矛盾凸显,所以一些地方政府迫于占补平衡压力,往往更为重视占补平衡项目,把一些易开发、出地率高的后备资源优先用于占补平衡,使用“新增费”开展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出现了“新增费”较多结存的问题,“新增费”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国务院着力开展政府预算管理改革,提出要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力度,进一步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部门统一分配,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促进财政资金优化配置,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项改革,有利于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有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加资金有效供给,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增费”调整如何保障土地整治需求
据了解,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国通过土地整治要建成2.3—3.1亿亩高标准农田。根据以往实际投入测算,总投资需要4140—5580亿元。“新增费”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后,如何保障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
财政部经建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下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做好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
该负责人表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保障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应当积极探索奖补机制和激励措施,引导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投入。
适应改革要求,“新增费”之前作为政府性基金采取的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管理方式;转列为一般公共预算后,将实行“以规划定任务、以任务定资金”的管理方式,加强土地整治工作资金保障。一方面,在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设立“土地整治工作专项”,重点用于支持地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灾毁耕地复垦等土地整治工作;另一方面,考虑到地方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方式的差异,《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要顺应政府预算管理改革要求,在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监管等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确保完成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以土地整治为平台,积极聚合其他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
“新增费”使用与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后,“新增费”的预算管理将有什么变化?如何才能确保用足用好“新增费”?两部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关键要认真贯彻国务院要求,积极顺应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的调整,在“编好、用足、用好”“新增费”资金预算上下功夫,在资金整合上下功夫,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上下功夫,确保《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通知》要求,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应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及时提出年度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预算建议。地方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抓紧编制地方各级土地整治规划,逐级分解全国规划确定的任务,明确年度部门任务安排,做好项目储备,并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将高标准农田和土地整治任务落到图斑地块。
从具体措施看,一是及时合理编制支出预算。根据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任务安排,按照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的编制要求,及时提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预算建议,同级财政部门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中予以积极保障。
二是不断强化预算执行力度。按照现行规定,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将由财政收回统筹使用。要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算一旦批复或下达,资金就能实际使用,切实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三要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中央财政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分配使用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如果在工作中出现资金绩效低下、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财政部门将会调减资金额度。
(记者 戴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