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高标准建设“四化”融合发展示范区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力、纵深推进,蹄急步稳、成就辉煌的五年。
刚刚过去的五年,对于新民市来说,必将在发展的印记中镌刻深深的年轮,在成长的画卷里写下浓重的一笔,在未来的期许中留下难忘的记忆——
五年间,新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统筹城乡、文明提升”三大战略,推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转型升级蹄急步稳
过去的五年,新民市做优三次产业,使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
工业产业转型加速。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造纸包印、医药、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明显,新华恒彩色包装、宏伟塑料、三九药业、双鹤药业、盼盼食品等项目完成新建、扩产改造。医药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亿邦药业、东新药业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运行态势平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合作社数量达1810个,成立联合社13个;恒丰源、扬翔、福来、盼盼、苋草等23家农事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强力推进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完成全域320万亩耕地环评工作;新民特色果蔬品牌效益明显,小梁山西瓜、新农寒富苹果、柳河沟香瓜、公主屯鸡蛋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民屯白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服务业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北方汽配总部基地、乐府购物广场竣工营业;电子商务初步兴起,京东、阿里巴巴、淘宝等知名电商进驻新民,“兴农邦农”电商平台正式运营,金五台子信昌米业网上销售额达5亿元,稳居全国前列;前当堡鲜鱼市场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淡水鱼批发集散地;旅游休闲产业方兴未艾,连续五年举办荷花节、温泉旅游节、油菜花节、小梁山西瓜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节庆活动,五年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达15亿元。
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过去的五年,新民市加快城乡建设的步伐,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编制完成《新民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新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和兴隆堡、胡台等重点乡镇规划,全市“一核两翼”空间布局初步形成。
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温泉城、大民屯新市镇等重点区域承载力显著提升,前当堡、周坨子、罗家房、公主屯等重点乡镇加速发展。
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4亿元,站前大街南段、南环西路、清真寺东路等5条新建街路建成使用,新区南路实现路面贯通,辽河大街、中兴中路等53条城区主次街路及人行路面全面升级改造,东营北三路跨河桥建成通车,新民大剧院、湖滨公园、潢南河带状公园等提标升级,新建市民广场、便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实施供热管网改造、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城区功能显著增强。
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25.5亿元,维修改造沈环线、金梁线等各级公路2090.2公里,新建桥梁12座。更新班线客车137辆,更新出租车456辆,更换新能源公交车50辆,新建候车廊亭63个。
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99亿元,开展绕阳河、养息牧河等中小型河流治理工程38项;实施四台子等10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完成周坨子、红旗、大柳屯三个乡镇4万亩节水滴灌项目,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夯实,夺取了2017年夏季抗击柳河高水位洪水胜利,彰显了“柳河抗洪”精神。
谋划幸福改善民生
过去的五年,新民市持续改善民生,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累计安排民生类支出140.2亿元,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住房难、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脱贫攻坚深入实施,全面实施贫困户建档立卡、专人包扶制度,西甜瓜、寒富苹果、榛子等52个扶贫开发项目全面实施,带动5000户省级贫困户脱贫。
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五年城镇实名制就业27365人,农村实名制转移输出378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2%以内;扶持创业带头人474人,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2986人。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5%,新增参保人员9875人,保障标准实现“五连增”;新农合参合率达99.5%。
累计改造向阳新村等482栋楼房70万平方米,实施暖房工程75万平方米,开展八家子等棚户区改造54.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680户。大民屯镇方巾牛农村社区模式得到推广。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深入实施,58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1.4亿元,是2012年的1.95倍。
社会事业和谐稳定
过去的五年,新民市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教育强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累计完成高台子等39所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铺设前当堡等28所学校塑胶操场,新建大民屯等5所学校食堂,启动城南小学、胡台学校建设项目,通过沈阳市教育信息化评估验收,城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全面推进,市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26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就医药品花销同比减少15%。
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4个、室外文体活动广场130座。累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7000场,组织惠民演出60余场,组织送书下乡进社区80次,举办文化艺术节、全民运动会等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注重科技创新,获批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荣获“省级文明城市标兵”称号。圆满完成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和第九届社区委员会换届工作,完成新农村、金五台子2个乡撤乡建镇工作。
公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平安新民”建设深入推进,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打击违法犯罪效能显著提升,刑事破案率同比提高7.96个百分点。启动“智慧新民”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公安建设成效突出,数据中心、指挥中心和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网络建成使用;“六五”普法圆满完成。
加强建设提高效能
过去的五年,新民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持续提高。
转变政府职能。清理行政许可,削减行政审批,推行“一站式服务”,开通“81596123”市民投诉热线、成立市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快速反应处理民生诉求新机制。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建立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改革执法体制,完善政务公开、依法决策等机制,提高了行政效能和规范化水平。
坚持民主决策,坚持依法向市人大报告工作,主动加强与市政协联系,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五年来,累计办理人大议案、建议93件,政协提案158件,满意率100%。累计投入资金12.14亿元,政府承诺的50件实事全部办结。
强化廉洁从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 “三联五帮五送”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中央、省、沈阳市及新民市委党风廉政各项规定,驰而不息改进政府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积极开展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走进新时代
今后五年,新民市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在“四化”融合提质提速发展上走新路、开新局,实现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福祉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大幅改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今后五年 新民市政府工作总体原则
讲政治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
讲诚信打造诚实守约、依法行政的政府
讲担当弘扬雷厉风行、严细实快的作风
讲民生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
讲廉政营造风清气正、公平高效政风
今后五年 新民市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县域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2年,初步建设成为“沈阳西部中心副城、实力雄厚产业新城、幸福宜居生态绿城”。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年均新增3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2020年力争突破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90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基本建成造纸包印、医药、农产品深加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要突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力争达30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全市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新格局。新型城镇化试点初具规模,城区为龙头、新城新市镇为骨架、小城镇为纽带、特色村为支点的多层次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构建,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城镇化率5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以上。
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发展增速。全面实现国家、省、沈阳市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每年递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
今后五年新民市发展的重点举措
坚持工业强市,促进跨越发展。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投入实现大发展。始终把工业强市摆在首位,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百亿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探索开发区建设发展新模式,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坚持优化结构,促进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方位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植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促进协调发展。全面启动“全域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提质提速。促进市场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城融合,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实施生态环境全域治理。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抓好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打造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在加快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理念和方式,不断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把新民市建设成为创业的宝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地。
坚持富民共享,促进和谐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着力点、落脚点,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分步骤、成体系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保障、就学、就医、养老等问题,改善生存环境和人居环境,大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中营造干事创业强大气场。如今,新民市正在拥抱更加蓬勃奔放的春天,以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书写更加壮美的明天!
大干实干2018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步年,新民市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四化”融合、狠抓项目建设、狠抓产业升级、狠抓改革创新、狠抓民生改善,全力推进新民市各项事业持续跨台阶、上水平、走在前。
项目
为王
切实推进好医生北方基地总部、力邦制药、广西扬翔、北京顺鑫产业园、辽宁众盟百万只蛋鸡养殖等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全市3000万元以上开工项目不少于60个,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
改革创新
完成2300户总计22.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整村流转和改造,全年流转土地25万亩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50%以上。
转型升级
强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推动造纸、包装印刷、医药、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配套等产业优化升级,启动包印造纸、医药、农产品深加工3个百亿集群建设。
乡村振兴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纵向一体化,重点建设生猪、蛋鸡、苋草等“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条,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便民利企
深入推进“多规合一”、项目信息管理、营商环境综合运转平台建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优化“放管服”平台载体,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精细管理
实施暖房工程6万平方米,推进兴隆堡、前当堡、梁山、大民屯等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农村垃圾清运等工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宜居乡村项目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
人民为本
大力实施项目扶贫、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在全市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民市委宣传部策划
撰稿:张晶杨淑红冀学坤
图片:新民市委宣传部提供
制图: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