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转变工作方式 拓展工作手臂 大力建设“网上妇联”
近年来,省妇联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妇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 借助网站和微博、微信、qq群、微信群、手机报等新媒体,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打造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网络新平台,大力建设“网上妇联”,促进形成了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
—— 宣传教育,弘扬网上正能量
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女性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开设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专栏,运用手机报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组织有奖问答、“建言献策—话平等”微活动;开展“辽宁精神”、“学雷锋学郭明义时代精神”大讨论,弘扬网上主旋律;开辟“巾帼风采”、女性杰出人物事迹展栏目,让广大妇女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榜样;与粉丝互动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学习十八大晒晒我家的幸福事儿”、“为祖国母亲献礼”等微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妇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 维权服务,开通网上维权直通车
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提升网上服务水平,将网上维权服务作为工作重心下移,为困难妇女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手段,开辟了网上维权新渠道。利用省妇联网站、微信的“微视频”时时播放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讲座,定期邀请巾帼志愿者进行维权政策解读;应用新媒体广泛宣传“辽宁省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引导妇女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在网站首页显要位置开设了“妇女维权频道”,其中“我要维权”、“我要建议”直接受理妇女维权和需求问题,开通网上维权直通车;省妇联官方微博实时接收妇女群众留言,及时回复妇女群众的疑难问题,实现网上问需问计问策;线上在微信维权栏目中向社会公布12338妇女维权热线,线下信访接待、信访代理等工作方式相配合,引导妇女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全面构建起妇女群众与妇联组织的联系网,实现妇联组织同妇女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两年来,应用互联网答复妇女群众意见、建议、问题千余个,省妇联“巾帼秀辽宁”三网微博粉丝达70.63万人。
—— 巾帼建功,搭建网上创就业新平台
围绕辽宁新一轮振兴,省妇联紧紧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强化服务意识,激励广大女性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网站、微博、微信上开设专栏,为女性解读创就业政策;全省上下联动,举办女性创业带头人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女性2000余人,引导50多名女性开办了微店铺;省妇联协调有关部门,在辽宁e通网为妇女合作社开通了50多家网上商铺,并跟踪进行资金、培训、商洽等扶持;依托省妇联网站开展女大学生就业网络招聘月活动,两年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7200个;建立女企业家协会、女农民合作组织、巾帼建功行业、女电商qq群、微信群,为女性创业发展搭建共享发展平台,引领广大妇女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 和谐家庭,创新网上家庭建设新模式
应用互联网,引领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子女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做贡献。号召广大粉丝应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向省妇联直推“你身边的最美家庭”,举办“讲述你身边的家庭故事”“中小学生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答”微活动,应用微信评选“心目中的最美家庭”,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征联”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创办省网上家长学校,开通“省网上家长学校”微博,播放家教指导视频讲座,传播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开通专家在线答疑,个性化解决家庭教育难题;定期开展网上“家长沙龙”,使家庭教育服务科学化、常态化;组织家长开展家教研讨和网上育儿经验分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妇女儿童中扎根,在家庭中结果,转化为家庭和美、社会和谐的源头活水。
—— 公益服务,做大做强网上精准救助
拓展服务手臂,坚持从妇女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为困难妇女儿童排忧解难,将党的关怀送到妇女儿童的心上。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了“童心童得”—关爱贫困儿童大型公益推广活动,引导城市少年儿童捐出压岁钱、零用钱解决农村贫困儿童的学习、生活难题;开通了“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微信支付平台,开启了网上捐助新模式,7天集中活动时间内募集善款近8万元;开通精准扶贫绿色通道,将与朝阳、阜新两市贫困儿童对接,将“童心童得”募集的善款折合成字典、词典和爱心午餐由爱心人士代表送到孩子们手中;在网上向社会公布了“母亲邮包”、“爱心午餐”、“春蕾计划”、“助学圆梦”、“母亲健康快车”等公益项目和捐助方式;应用新媒体实名制招募巾帼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实现与贫困妇女儿童的实名制一对一结对帮扶,提升网上精准救助服务水平,努力帮助妇女儿童解决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为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