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里 挥起的球棒
春天来啦,大东区聋哑学校的小伙伴们开心极了!3月21日清早,上课铃响前,英艳鑫带着棒球队队友们抓紧时间把小操场的积水清理干净,下午棒球教练就要来了,整整一个冬天没有摸球棒的小伙伴们翘首以待。下午两点,炽焰棒垒球俱乐部教练李浩准时出现在学校,一堂无声世界的快乐棒球课开始了……
无声的欢乐无声的爱
球棒、手套、球网、T座……在学生们的协助下,李浩将装备摆放整齐。聋哑学校的牛宏伟老师经过半年多的“跟练”,已经成了李浩的助教,他不仅帮助李浩与学生们沟通,自己也跟着练球。李浩和牛宏伟一同带着队员们热身,这是一套李浩专为这些聋哑学生创编的热身操,除了以跑步方式舒展开身体,热身操主要是锻炼他们的平衡力和协调力。
热身结束,队友们急切地开始领装备。李浩选中一个叫李浩东的小伙子,做队里的捕手,从头盔到护具,全副武装的李浩东特自豪,队友们羡慕地冲他竖起大拇指。而操场那边的李浩却皱起了眉头,记者一问才知,他少带了一副手套,这次参加训练的学生有17人,而他只带来了16副手套。
排在队伍最后的李明聪,自然没有领到手套,李浩略带歉意地向他摇摇头、摊开双手。皱眉、苦笑、微笑,李明聪并没有让教练感到过多内疚,摆摆手跑开了。他跑到正分组练习传接球的队友们旁边,李明聪默默地帮助队友捡球,跑来跑去,也跑出了满头大汗。
无声的训练无声的期待
这里的训练现场很安静,只听见球棒击球时的“砰砰”声,就连李浩也学会了“无声的提示”。李浩说,最初来到聋哑学校,考虑到安全,他选用海绵球,“但毕竟他们年龄偏大,用海绵球实在不过瘾,我们就‘冒险’使用了正常的棒球。因为他们听不到来球的声音,也听不到教练或球友的提示,所以我们和牛老师一刻都不敢掉以轻心,只要见到有球冲向某个学生,我们马上扑过去救球,如果看到某个学生抛球的方向会砸到其他队友,我们马上冲过去示意危险,我和俱乐部教练也特意学习了一些比如停止、注意安全等提示危险的手语。”
经过半年多的训练,这些聋哑学生仍只停留在基本功训练上,说到这儿,李浩苦笑道:“学校场地有限,一直在练基础动作,更进一步的‘实战’训练根本没法进行,所以这些孩子的基本功特别扎实。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场地开展‘实战’训练,他们的进步肯定特别快。俱乐部和学校都在想办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创造比赛机会!”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丁瑶瑶
无声的盼望无声的笑
18岁的英艳鑫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一来因为他年龄较大,再者因为他具备一定的听觉和语言能力。记者放慢语速,与他可以自如对话。“我们能接触到的运动比较少,但我之前跟同学打过羽毛球,平时体育课上跑步、做韵律操。”英艳鑫告诉记者,2017年春天,当李浩教练第一次带着棒球装备来到学校的时候,他们中大多数人根本没见过,“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棒球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打,很好奇。训练一堂课之后,我们就开始盼望着每周一次李浩教练的到来。”
2017年从春到秋,李浩和他俱乐部的教练们坚持每周一次来到大东区聋哑学校。经过一个冬天的停训,孩子们热盼棒球训练的心,牛宏伟看在眼里,“冬天只要天气好,小伙子们就聚在小操场,摆好姿势,双手做着挥棒的动作,向空中虚拟的‘球’使劲挥过去。”得知这个星期开始恢复棒球课那一天,学生们开心极了。看到李浩如约而至的身影,学生们笑个不停,这是他们盼了一冬的喜事!
张文魁摄
魏爽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