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沈阳市重污染过程分析

07.11.2016  18:35

受不利气象条件以及上游地区高污染输送的影响,11月5日我市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全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   

一、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1月5日,沈阳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11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中,沈辽西路为严重污染,其他10个点位均为重度污染。   
5日5时起,我市经历了一次短时重污染天气过程,空气质量迅速转为重度污染,7时至9时连续3小时达到严重污染,8时AQI“爆表”(AQI达到500);10时至12时空气质量迅速好转,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   

二、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次重污染过程,黑龙江省大庆、绥化、哈尔滨市4日13时至5日1时左右出现多小时空气质量严重污染,AQI达到500;在3~4级较强北风作用下,随后吉林省白山、松原市5日3时至4时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AQI为500。   
辽宁省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自北向南6个城市陆续出现“爆表”,其中 “爆表”时间最长的城市达到了7个小时。   
东北三省主要城市AQI达500的顺序:5日2时哈尔滨,5时白城、松原,6时通辽,7时铁岭,8时沈阳,9时辽阳、鞍山,10时营口,15时大连。  
 
三、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从5日起东北区域地面形势为高压前部,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速2~4级。同时,根据环保部近日通报,卫星遥感显示,黑龙江省秸秆焚烧火点达到415个,占全国总数的83%。北部地区大量火点燃烧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排放量,形成了污染气团。   

高污染气团随东北风南下,污染气团所到城市空气质量多数出现“爆表”,气团过后多数城市污染程度明显降低,部分城市从“爆表”到空气质量指数为良仅仅用了几个小时,由此可见大气污染的传输速度非常之快。   

四、飞行质谱和激光雷达监测情况  
 
从飞行时间质谱仪实时源解析监测情况来看,5日0时起至5时,主导风向为南/西南风,此时段元素碳、矿物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段,说明这一时段污染物以燃煤为主;5时后主导风向转为北风,左旋葡聚糖、富钾比例明显增加,元素碳、矿物质等趋于减少,由此可以看出,5时后生物质燃烧源占比明显增加,燃煤源占比明显减少。   从激光雷达监测可清楚看出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变化过程,5日5时之前,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很低(蓝绿色),在1000米左右高空有外来污染气团(红色)。随着5时地面形势转为高压前部,利于气流下沉,使得高空的污染气团完全沉降至地面。   

五、趋势预测  
 
7日 沈阳市扩散条件2级,预计沈阳市空气质量良-轻度污染。   
8日 沈阳市扩散条件2级转3级,预计沈阳市空气质量良-轻度污染。   

来源:(沈阳日报 本版稿件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李海英/文 马凌/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