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

23.09.2016  11:05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2日发布,明确5年内将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搬哪些人,搬到哪里?资金从哪里来?如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易地扶贫搬迁搬哪些人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阶段。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还有约1000万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是经过多轮扶持都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明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经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核实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981万人,迁出区域范围涉及22个省的约1400个县。

该负责人介绍,从迁出区域看,主要包括四类地区:一是深山石山、边远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光热条件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这类因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而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16万人,占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总规模的32.2%。二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这些地区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157万人,占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总规模的16%。三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决难度大、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的地区,这类地区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40万人,占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总规模的34.7%。四是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这些地区需要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114万人,占建档立卡搬迁人口总规模的11.6%。

搬迁“钱从哪里来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安置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整治、迁出区生态恢复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搬迁的钱从哪里来?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根据各地建设总规模、平均工程造价等数据测算,实施9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所需投资约6000亿元,加上同步搬迁人口住房建设投资,“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总投资约9500亿元。

为充分保障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规划》明确了约9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搬迁的资金筹措来源,其中,除大幅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外,首次引入了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大大拓宽了资金渠道。”该负责人指出,其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800亿元,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约1000亿元,安排低成本长期贷款总规模3400多亿元,同时由建档立卡搬迁人口自筹约300亿元。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同步搬迁的600多万人住房建设资金,以及迁出区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其他投资共计约3500亿元,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统筹本级财力和相关渠道资金、动员搬迁群众自筹予以解决。

该负责人指出,《规划》创新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模式,明确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由省级政府组建易地扶贫搬迁省级投融资主体并向其购买服务,通过省级投融资主体统一承接地方政府债、专项建设基金等资金,统一偿还相关债务;市(县)项目实施主体从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

搬迁后贫困人口怎么脱贫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如何坚持将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并举,如何推动各类资源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滴灌”,将成为影响易地扶贫搬迁成效的关键。

为保障搬迁后贫困人口脱贫,《规划》明确了促进搬迁人口脱贫的“五大路径”:一是发展特色农林业脱贫一批,二是发展劳务经济脱贫一批,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脱贫一批,四是资产收益扶贫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搬迁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范围,通过政策兜底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五年搬迁1000万人压力巨大,要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统筹各类政策资源,强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该负责人指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将全面考核搬迁对象精准、搬迁任务完成、资金使用和管理、搬迁对象精准脱贫等工作,用好考核指挥棒,督促省、市、县各级政府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记者李慧 冯蕾)

责任编辑:雷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