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沈阳人小心这些病找上来
春节假期眼看就要到了,在欢乐的同时,有些病正因为你的稍不留意,悄悄地盯上沈阳人。还记得那位冰霜照面火遍全国的沈阳晨跑哥吗?你是不是也想趁着假期挑战一下自己?
此外聚会增多了,陌生人频频来拜访,您可得给家里的宠物做好“心理辅导”,否则它们这个时期特别容易伤人……本报多路记者为您提前采访多家医院的医生,为您整理春节假期里容易赖上沈阳人的病,提前给您提个醒,或者如何补救。
从跑前热身、跑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如何停下来三个阶段来分析如何健康跑。
热身:小学生广播体操是最合适不过的热身操,跑前热身一般5分钟左右即可。
过程:呼吸时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以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到达终点,要缓慢停下来,以免急停给心脏太大压力,造成缺氧的情况。
男性、年龄在35岁到55岁之间的人群在长假期间患急性胰腺炎的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患者饭局过多,吃了过多的糖酥饼等高热量、高脂、高油的食品,胃部负担过大,极易患上急性胰腺炎。
专家建议这些人群春节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吃甜食时候要搭配一些水果,比如梨、火龙果、石榴等低糖分的水果。
一旦到了陌生环境,或者熟悉环境来了很多陌生人,动物也会出现焦躁情绪,尤其是在动物进入发情期时,更易狂躁,即便是熟人,也不排除被宠物咬伤。
医生也提醒,一定要注意怀孕中、刚生完崽、正在进食的猫狗,不要去逗惹。
上班族是节日综合征的主要群体,“平时工作忙碌分散注意力,一旦放假休息空闲下来,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长时间购物、上网、打牌,频繁酒局应酬都可能诱发节日综合征。”
眼科专家介绍,长时间玩手机,尤其是在黑暗中看手机会对晶体和黄斑造成损伤。熄灯后玩手机30分钟以上就会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易失明。
如何健康跑让你不伤身体
去年中秋“沈马”开跑,来自沈阳的代俊峰以2小时47分的成绩获得全程赛第十一名,是第一名到达终点的中国选手。
很多市民也想锻炼身体,但因为盲目运动,反而把自己弄伤。
长跑两年,代俊峰从跑前热身、跑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如何停下来三个阶段来分析如何健康跑。
在代俊峰看来小学生广播体操是最合适不过的热身操,跑前热身一般5分钟左右即可,需要身体微微发热、出汗,“在跑之前要注意扭脖子、活动肩膀、活动膝盖以及脚踝,顾及到这些地方身体才能彻底的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强度。冬季天气寒冷,大家更需要注意先热身再运动。”
代俊峰说:“和人结伴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节奏。呼吸时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以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岔气的时候要慢慢停下来,缓缓调匀气息,有条件的话喝点水,休息一下。抽筋的时候要立即停下来,赶快压腿,使身体放松下来。”
到达终点,要缓慢停下来,以免急停给心脏太大压力,造成缺氧的情况。代俊峰提到很多年轻女孩担心跑步会腿粗:“停下来之后,要侧压、正压腿,把腿压开之后就能防止出现腿粗的情况。”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杜阳提到冬季锻炼,要注意做好防冻伤的准备,及时根据户外气候变化来增减衣服。“最好是戴上帽子保护好脸部、耳朵等易冻伤的位置,还要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等。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冻伤时,可以用山楂、红花泡温水清洗患处,皮肤出现水疱、溃烂时最好到医院消毒处理。”
假日期间暴饮暴食
小心患上急性胰腺炎
沈阳市民张先生今年51岁,去年春节期间连续几日和亲人、好友聚餐,家里顿顿大鱼大肉,早餐还以三四块糖酥饼代替。
春节刚过,他就感到身体不太舒服,出现厌食症状,甚至突然腹痛难忍且高烧不退。被家人送到医院后经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住院大半个月,无法吃饭靠全静脉营养维持。
专家建议这些人群春节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糖尿病病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病人、胆结石病人、慢性腹泻、急性肝炎和恢复期肝炎病人。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马勇强提到100克糖酥饼的能量约为325千卡,相当于两三碗米饭的热量,不宜多吃。吃甜食时候要搭配一些水果,比如梨、火龙果、石榴等低糖分的水果。
陌生杂乱环境宠物易伤人
沈阳市民贾女士家里养了一条小京巴狗,平时很温顺,养了三四年,跟家人感情都挺好。但一次家里的同事聚会,小狗却突然变了脸,把自己的小主人给咬了。
贾女士说,当时是个周末,有两个要好的女同事,都是一家三口来家里聚会。家里的小狗从有人进来就一直叫唤,怎么说也不消停。
家里6岁的小女儿跟它玩的时候,还把女儿的右手给咬了一口,虽然伤口并不深,但还是给女儿打了狂犬疫苗。
医生也提醒,一定要注意怀孕中、刚生完崽、正在进食的猫狗,不要去逗惹。
一旦被咬,要在第一时间清洗伤口,然后扎破伤风针。先挤出脏血,然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尽量冲洗多遍,接着用清水冲洗干净,涂碘酒,让伤口敞开。如果无法自行处理,立即就医。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听从医嘱。
假期过度疲劳易出现失控幻听
很多市民在长假时体力透支、身心疲惫,进入节日综合征高发期。
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提醒市民:长假将至,保持健康饮食、形成生活规律,在假期结束前做好身心调整。
沈阳市民王女士今年31岁,是一名节日综合征患者。王女士在假期去婆婆家做客,结果却一直兴奋说个不停,并出现失控、幻听等症状。“开始大家以为是她性格开朗,后来感觉她不太对劲:不仅聊起天停不住,而且经常所问非所答。”家人将其送至沈阳精神卫生中心。经诊断,王女士患有重度节日综合征。王女士丈夫回忆,他与妻子假日期间比平时劳累,不仅做家务、访亲友,还去外地旅游。
“说话多次重复,话题飘忽不定,王女士被送来时行为已经不正常。”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说,正是因为假期过度劳累缺乏休息诱发的节日综合征。
“节日综合征高发时期,平均每天接到40多名患者的咨询。”气候水土和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车内乘客拥挤、平时忙碌放假休息不适应、春节期间作息不好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是发病的主因。
上班族是节日综合征的主要群体,“平时工作忙碌分散注意力,一旦放假休息空闲下来,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长时间购物、上网、打牌,频繁酒局应酬都可能诱发节日综合征。”很多市民因为过度娱乐,导致身体不适和心理异常。很多青年因为罹患节日综合征出现对工作与学业的恐惧。刘长辉建议,控制饮食、保持充分休息,睡午觉可以缓解身心疲劳。
“长假将至,市民们应该合力安排体力。在假期最后几天,避免体力消耗大的活动,恢复正常作息时间,为节后正常工作做好准备。在节日期间,市民们多吃清淡食物,多喝白开水,这样能有效改善身体状况,也能平稳心理。”
“低头族”易患黄斑部病变
80后的小妍(化名)是典型的低头族,每天手机不离身,手机qq、微信、淘宝等社交平台几乎每时每刻实时在线,工作间隙,网上购物、晒靓照、刷朋友圈……一刻也停不下来。
用她自己的话说,“从睁眼玩到闭眼。”即使晚上熄灯要睡觉了,也不忘拿起手机再刷一次朋友圈,查看朋友圈的最新动态,或和朋友互道“晚安”。
有时,睡梦中被信息提示音叫醒,睡眼惺忪地拿起手机就看,顾不上开灯。
别人放假都出去游山玩水,小妍却喜欢宅在家玩手机或者用平板电脑看电影。直到最近,小妍发现,每次看手机超过5分钟后就会突然感觉眼前一片亮光,什么都看不到,离开屏幕几秒种后才会恢复正常,但视力越来越模糊,眼睛红肿流泪,还伴有头晕脑胀。
医生告诉小妍,这是黄斑部病变的前兆。而病因便是小妍一天到晚不离手的手机。
眼科专家介绍,长时间玩手机,尤其是在黑暗中看手机会对晶体和黄斑造成损伤。熄灯后玩手机30分钟以上就会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易失明。
同时,在暗处看手机,造成瞳孔放大,还有可能引发白内障,部分人群还易患上青光眼。不仅晚上熄灯看手机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就是白天连续看两个小时手机,也易患视频终端综合征。
眼科医师表示,黄斑部病变多半是老年人出现的症状,但近年来患者却有年轻化趋势。其中30到40岁患者增加3成,大多都是智能型手机重度使用者。
医生建议,预防眼部病变,一要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玩手机最好不要超过45分钟。二要经常远眺缓解眼疲劳,常眨眼,多做眼保健操。三是晚上如果要看手机的话,最好打开背景灯,光源不要太亮。如果手机具有夜间模式功能,晚上最好在这种模式下看手机,但时间也不要过长。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莹闫尚刘晓梁闯主任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