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家门口的最高法”:记者为您撩开巡回法庭的面纱
记者为您撩开巡回法庭的面纱
——— “开在家门口的最高法”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1月31日9时,在13名法官的宣誓声中,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3号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正式揭牌,与设在深圳的第一巡回法庭,共同拉开了最高法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幕。
诉讼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咨询
走进第二巡回法庭,二楼的共享大厅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金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整个大厅庄严肃穆。
巡回法庭设有办公区和审判区,记者注意到,584平方米的诉讼服务大厅内设有两块电子触摸显示屏,方便来访群众查询和咨询相关事宜;材料收转、判后答疑、复印扫描等12个服务窗口功能划分明确;9个接谈室、7个候谈室以及专家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志愿者工作室等,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来访群众的多种需求。
此外,巡回法庭内审判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可与最高法实现实时同步监控、传输和通讯。
南北两个巡回法庭各有侧重
根据相关规定,第二巡回法庭的巡回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问起法庭为何设在沈阳,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解释说,这主要是考虑东北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而沈阳又是东北的中心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老工业基地矛盾纠纷数量较多,希望通过设立第二巡回法庭,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未来条件成熟时,最高法根据有关规定和审判工作需要,还可以适时增设巡回法庭,并调整巡回区域和受案范围。
一南一北两个巡回法庭试点的设置,在案件类型上将大有不同。胡云腾介绍说,由于第一巡回法庭管辖的粤桂琼三省区经济较为发达,受理的案件多是知识产权等新类型案件,而第二巡回法庭管辖内传统案件会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土地征用等方面,而且涉诉信访案件、重复访和群体访更多,压力更大。
法官不会老呆在沈阳
据了解,第二巡回法庭共设庭长1名、副庭长2名、廉政监察员1名、主审法官9名、助审员5名、法官助理11名、书记员10名,综合行政人员5名。
面对巡回法庭实行全新审判机制和管理模式对于法官司法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主审法官高珂表示,巡回法庭人员都可谓高配,主审法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多位获法学博士学位,平均具有15年以上审判工作经验,完全具有独立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和签发裁判文书的能力。
巡回法庭,重在巡字,可究竟如何“巡回”是大家心中的一大疑问。“一是地点巡回,我们不会老呆在沈阳,而是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到巡回区不同的地点去开庭审理案件或接待涉诉信访。二是人员巡回,巡回法庭主审法官均由最高法选派,每两年轮换一次。”胡云腾如是说。
特设监察员防止司法腐败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司法腐败,巡回法庭可谓下足了功夫。
一方面,巡回法庭将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原则,实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合议庭审理案件时,由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经合议庭成员签署后,由审判长签发。
另一方面,受理的案件统一纳入最高法审判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立案信息、审判流程、裁判文书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最大限度地接受社会监督。
在此基础上,为加强监督,巡回法庭还特设专职廉政监察员,负责巡回法庭的日常廉政监督工作。最高法纪检监察部门也将加强对巡回法庭工作的司法巡查和审务督查,对巡回法庭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廉政监督。
“开在家门口的最高法”,这是社会各界对于巡回法庭最形象的比喻。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巡回法庭审理跨区域重大行政、民商事案件,不但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还有利于纠纷就地解决,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就近诉讼,更加有效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