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有事“敲水管”七旬老太闻声上楼10多年
有好吃的想着她,出去旅游带着她……她们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
沈阳84岁的李阿姨患病打滴流20多天,楼下76岁的孙阿姨坚持每天陪着去。
李阿姨一有事就敲家里的水管,孙阿姨听到后很快跑到楼上看看,水管一敲就是10多年。
一根水管连接俩邻居
1月24日上午,家住沈阳市沈北新区青州路附近的孙玉珍阿姨刚吃过早饭,就听到楼上邻居李旭英阿姨敲水管的声音,她赶紧跑到二楼看看……而这样的情形持续了10余年。
孙阿姨今年76岁,老伴因病去世后她一个人生活,每到周末儿女就过来看她。李阿姨84岁,老家在四川,多年前只身一人嫁到沈阳,老伴去世,她无儿无女,在沈阳无亲无故,每月只靠不到1000元过活。加上她有四川口音,和其他居民沟通起来不是那么顺畅。
这时,孙阿姨注意到了这位特殊的邻居,主动走进了她的生活。她耐心听着李阿姨的四川话,并时不时也学说几句方言,逗得李阿姨哈哈大笑;孙阿姨照顾李阿姨看病就医,有时还要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帮助她……从此,小区内出现了一对形影不离的老太太。
有一次,李阿姨在家里不小心摔倒站不起来了,她首先把家门打开,之后赶紧拿起电话打给孙阿姨,“我摔倒了,快来救我……”放下手头的活,孙阿姨急忙跑到李阿姨家里,“我一个人扶不起来她,又跑到楼下找来邻居,一起把她扶起来,之后从医院借来了车,把她推进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给李阿姨打滴流,这一打就是10多天,“每天早晨我陪她去,2个多小时完事后,我再扶着她回来,帮她买菜。”还没等康复,李阿姨做过白内障手术的眼睛又出问题了,也得打滴流。20多天,孙阿姨坚持每天陪在身边,风雨无阻,“看着她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我也很开心。”
冒雨出去买回大饼子
去年夏天,孙阿姨的儿子带着她到棋盘山旅游,孙阿姨也带着李阿姨一起,“我们一起看风景,一起买鱼食喂鱼,回来后我们一起到饭店吃饭。”
一天下来,李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孙阿姨也很欣慰,“她一个人生活,确实不容易,岁数大了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我能帮就帮一把。”
对待李阿姨,孙阿姨做到了随叫随到。有一次,李阿姨想吃玉米面的大饼子,但外面下着小雨,她找到了孙阿姨。“把买来的热乎乎大饼子送到她手里时,她开心得像个孩子。那一刻,我想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儿子为母亲的行为点赞
李阿姨家的水电费、燃气费、有线电视费、采暖费,每次都是孙阿姨帮着交,而最难忘的就是每年交采暖费,“不光是排队,还得为报销来回跑,但不论多难都办下来了,好多人都以为是我自己的事情,”孙阿姨笑着说,“帮助他人我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孙阿姨的儿女也很支持母亲照顾李阿姨。昨日上午,孙阿姨的儿子刘先生表示,有时回去看母亲,一旦李阿姨有事,母亲就会不顾他们去照顾李阿姨,“母亲把李阿姨当作长辈一样照顾10多年,我特别佩服母亲,给她点赞。”
北新区新兴社区杜主任称,除了社区对李阿姨的帮扶,还有孙阿姨对她的悉心照顾,李阿姨是幸福的。“孙阿姨是好样的,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每次表扬她时,她都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现在更多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亲情。只要我还能动,就陪着她,尽我所能,让她孤苦的生活有所改善。’”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胡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