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不“任性”关键在自省自律
优秀共产党员、大连市发改委原副主任孙德忠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他的妻子回忆:“孙德忠手里有权力,对家人他却从不谈权力,还反复嘱咐家人不要给人可乘之机……”与孙德忠相识15年、曾多次一起去国家发改委汇报工作的某企业董事长于德海说:“我们一起出差就是办公事,没有业余生活,每次工作结束后我提出找个像样的饭局庆祝一下,他总是笑着拒绝……”
身边人发自肺腑的话语,凸显着对孙德忠的敬佩。学习孙德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他从不接受企业宴请,曾拒绝某上市公司邀他入股的请求;对分管业务,凡涉及财力资金的项目,一律先制定管理办法,再按办法执行,以制度约束权力。学习他,就要像他那样不为私利所迷,不为私情所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领导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我们党之所以能在90多年间始终成为领航中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外,依靠的正是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只有常怀对规矩的敬畏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做人不“妄为”、有权不“任性”,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严以律己,贵在防微杜渐。大量案例表明,一些人之所以违纪违法,甚至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治上变质了,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忘,把党的纪律与规矩抛在脑后。一些地方和单位之所以发生塌方式腐败,也在警示我们,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是一切腐败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需要领导干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慎初、慎微、慎行,方可确保忠诚、干净、担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
有权不“任性”,自律必不可少,他律也不可缺。在着力强化领导干部自律意识的同时,要不断筑牢法治防火墙,完善遏制权力越线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切实消除权力寻租、腐化变质的空间与土壤;更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推进制度创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严以律己,是摆在所有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课题,值得时时警醒、事事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