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空气质量上半年全省排名第一

02.08.2016  10:37

  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蓝天工程工作,继去年,省环保厅公布的2015年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朝阳市位列全省第一后,今年前6个月,朝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年初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朝阳市继续推进大气综合治理工作,攻坚克难,严管细抓,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加强保障。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治理工作,把环境治理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并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大气治理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其他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推进。二是制订方案,明确职责。朝阳市率先出台了《朝阳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管理职责,朝阳市还将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加强对环境治理的组织和综合协调;签订市、县大气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将大气治理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三是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在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治理实施意见的前提下,朝阳市还将重点抓好夏季烧烤油烟污染,冬季供暖锅炉污染,路面扬尘污染等大气治理工作,在全市推行无烟烧烤,扩大集中供热面积,道路清扫在以吸代扫的前提下,提高湿式清扫,降低扬尘。四是加强调度,跟踪推进。为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市政府对各县区及市直部门蓝天工程工作进展情况实施月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调度会,针对推进工作较慢的部分县(市)区、市直部门,对其进行约谈,同时将蓝天工程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绩效考核。五是全力筹措资金,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政府财政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仍积极广筹资金,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各项重点项目按期实施。 

  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一是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是今年朝阳市大气综合治理重点任务之一。今年朝阳市将淘汰建成区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95台,其中服务行业82台,供暖行业8台,工业5台。截止目前,已有49家完成淘汰工作,38家基本确定淘汰方案,预计7月底前完成,其余8家正在考察和论证淘汰方案。二是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朝阳市实际,朝阳市安排了“高效一体化供热工程”“气化朝阳”等十项大气治理专项工程,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1、继续扩大集中供热面积。朝阳市城区南部1400万平方米已实现热电集中供暖,目前北部热源厂建设和集中供热改造正在进行中,供热主管网完成开槽13公里,铺设管网10公里。此工程于2015年开工,预计2017年供暖期建成投入运营。2、全力推进气化朝阳工程。朝阳市出台了《朝阳市天然气利用总体规划》,朝阳支线工程已基本完工,龙城和双塔支线已经完工;市区1969台出租车已全部采用双燃料。同时朝阳市还在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的数量,目前已签订10台购车合同;3、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力推进30兆瓦以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燕山湖电厂2台600兆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已开工,预计7月底完成;已完成了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任务。4、扩大城市扬尘管控全覆盖面积。目前朝阳市建筑施工现场均按照相关要求落实了扬尘污染防控措施;今年拟新增城区绿地面积4180平方米,已完成35%,城区周边绿化5万亩,已完成90%。道路保洁实施以吸代扫,减少二次扬尘,今年朝阳市将再投入城市蜗牛车500台,机械化以吸代扫率将达到85%以上。5、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公交承运比重,目前公交占机动化比例23%;今年拟淘汰全部黄标车5154台,目前已淘汰2098台;加强油品监管,累计抽查经营者3869户次、加油站加油机1410台次、路查油槽车471台次,查处违法经营者18户次、违法油槽车18台次,抽检油品15批次。6、加快实施监测预警工程。今年拟建成建平县雾霾天气探空观测站,目前已完成选址,正建设储气房;凌源市、建平县、喀左县3个县级监测网络已建设完成,北票市、朝阳县2个县级监测网络建设正在推进中。 

  加大环保未达标执法检查力度。朝阳市在加大日常执法监察力度的同时,今年结合全市范围内“环保违规项目清理”、“十小污染水环境企业排查取缔”和“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按照“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对国控重点污染源,钢铁、水泥重点行业,“十小”企业进行了重点监察,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对320家企业进行了检查。截止目前,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75份,立案7起,已结案4起,处罚金额12万元,另外3起案件正在做前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