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百余年举人故居深藏古村落(图)

14.05.2015  18:34

  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坐落在大青山脚下,这是一个始建于元朝前的村落,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之列。在这个古朴的小山村里,有一幢历经了100余年风雨的“举人故居”,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晚清建筑风格。

  行走在三道沟村,随处可见石铺的小路、石砌的院墙,在这个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村落里,传统建筑占了全村建筑面积的60%左右。据村里人讲,三道沟村最古老的建筑就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故居”—— 7间带有典型晚清时期建筑风格的硬山式青瓷瓦房。

  提到“举人故居”,就不得不说说房子的主人,许植椿和许植桐这兄弟俩。二人均是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人,哥哥许植椿在公元1844年考中举人,弟弟许植桐在道光年间考取了秀才,闻名十里八乡,至今在凤凰山朝阳洞的洞门上,仍镌刻着许植桐当年写的一副楹联:塔耸危岩红日近,佛眠古洞白云埋。后来,兄弟俩在老家建了房子。据村里人说,当年共建有41间,后来多数经不住风雨的侵袭和岁月的洗礼,先后被毁,仅剩目前的7间。据了解,朝阳市清代民居建筑仅此一家,现在已列入朝阳县重点文物。

  目前,“举人故居”的主人叫许东辉,是举人许植椿的第八代后人。据西五家子乡工作人员介绍,由同宗后人继承居住的清代民居建筑,在朝阳市并不多见。许东辉说:“我从1989年搬进来一直住到今天,房子虽然旧,但基本没有破损或漏的地方,住起来冬暖夏凉。”

  走进大大的院落,“举人故居”迎面可见。岩石基础、木质格窗、人字形的屋顶,还有上面覆盖的鱼鳞青瓦,处处显示这几间房子已历史久远。尤其在房顶飞檐中间,有两对螭吻相对,中间衔着一个方形钱纹艺术构件。而螭吻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作为殿脊上的兽头之形一直被沿用下来。除了部分门窗因早年受损而更换外,房子其他物件仍完好地保留着。看着一片紧挨一片的鱼鳞青瓦,许东辉说:“这些瓦是当年盖房子时,先辈专门请艺人来烧的,由此可见建造这座房子时,先辈也是非常讲究的,170多年过去了,这些瓦仍然坚守在房顶上。”

  在院内,有一个高约2米的方形石柱,柱上“坐”着一只石猴。许东辉解释说:“这是一个拴马桩,这个造型有很多人最初不理解,为什么石桩上要雕刻着一个石猴呢,其实这寓义着马上封侯,是有讲究的。”唯一遗憾的是,石猴前几年有些破损,许东辉用石灰在其外表抹了一层,现在看起来,已难见石头的质地。
 在许东辉看来,先人留下的不仅是一份物质财富,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作为后人有义务守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