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被良知与感恩之心所温暖的家(图)
跟婆婆(中)和婶子(右)坐在一起,郭秀兰(左)就像两位老人的亲闺女一样。
朝阳市双塔区文明办在“辽宁省‘和谐家庭’示范户郭秀兰”先进事迹材料中这样介绍这个家庭:
“这是一个幸福和睦、不断追求进步的家庭,他们用生活中的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情谊诠释着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对邻里的关爱。和谐的家庭、和谐的邻里关系,让这一家人受到单位、邻里的一致好评。”
郭秀兰今年64岁,家住朝阳市双塔区北塔街道北塔社区。说起她的家庭,既平凡又特殊。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家庭人口较多,现有婆母、婶婆、儿子、儿媳、孙女和孙子,八口之家,四世同堂。这个大家庭在她和丈夫的带领下,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和谐美满。
荣誉
正在客厅里说着,侯俊生的养母从里屋走出来,和记者打招呼。老人今年已经91岁了,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只是听力有所下降。说起儿媳郭秀兰,老人一下子乐起来,然后拉着记者的手说,我们老姐妹俩,这一天一天这些个事,都在她身上呢。你可着朝阳市,找不着这样的,哪有这样的儿媳呀?比自己的丫头都好啊!你吃咸的给你拿咸的,你吃淡的给你端来淡的,咸的淡的冷的热的都在她心里呢。你早晨起来,看到水果放在窗台上,块儿大,她已经给你切成小块儿的了。要是还不行,她就给你用匙儿挠成糊。她有时候忙了,就嘱咐孩子,别忘了给奶奶做这个、做那个,心细的呀!我们俩老太太吃面条儿,我吃过水的,她吃原汤儿的,媳妇清楚着呢,不带差事儿的。
养母婆婆的夸奖让郭秀兰听得有些不好意思。而对自己一家被推荐为“辽宁省最美家庭”候选者一事,她又看得很平淡。在她看来,这一切不过是顺理成章。通俗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区里面和市里面,政府给咱的荣誉不少了,可是我们觉得我们所做的这些,不过是我们的本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咱跟那做得好的比,差得太远。尊老爱幼,家庭和谐,不过是居家过日子的正常理性。人们说我不容易,伺候婆母,又伺候婶子,可是我觉得没啥不容易的,很容易。你看这两个老人,一个90岁,一个91岁,身体健康,生活自理,这对我来说,多大的福分哪!要是有个病啥的,身体状况特别差,生活不能自理,你不也得挺着吗?
作为一个人来讲,就是你不能自私。然后,遇事时你往长处想,困难可不就克服过去了。
我现在对老年护理可有一套办法了,有经验了。谁是个啥脾气,有啥爱好,爱吃个啥,我都清楚。老年人常用的药,我都备着,一样不少。我能凭直觉判断她们两个出了什么问题,因为,都在心里了。
还有一点也挺重要,就是咱对老人好,孩子在那儿看着呢。孩子把这些看在眼里,就会在心里扎下根。比如我儿子,打小就懂得对两个奶奶好,打小就给奶奶剪指甲掏耳朵,一直到现在。
我寻思着今年夏天,看她们两个身体情况好,找个好日子,带她们回一趟乡下。年纪大了,经不住颠簸,回去一次不容易。可是看得出她们有时也会想念老家,就满足她们,去一趟。